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变异(模糊匹配)
9条记录
高粱高单宁三交种在抗鸟制种中的应用

生物灾害科学 2022

摘要:[目的]为解决高粱不育系54A在杂交制种中产量低、单宁含量低和鸟害重的问题.[方法]利用54A与高丹宁保持系1609B组配杂合不育系(54A/1609B)分别与2个恢复系F235R和TY3560R组配2个三交组合和4个单交组合,测定三交组合与相应单交组合制种产量、鸟害级别及单宁含量,并调查三交组合与相应单交组合及亲本的农艺性状,分析杂种优势.[结果]三交组合制种产量明显高于单交组合;三交种种子单宁含量与1609A单交种相当,显著高于54A单交种,能有效防止制种过程中鸟类啄食.另外三交组合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产量与单交组合相当;两个三交组合性状变异情况表现不完全相同,除千粒质量变异系数均大于单交组合,株高、穗柄长表现不一,但其变异系数均在9%范围内.[结论]利用杂合不育系组配三交种在提高高粱制种产量和防治鸟啄食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粱 三交种 鸟害 杂种优势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摘要:系统研究了2个播期条件下24个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1个供体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RITSD)的变异特点。RITSD有两方面的生物学涵义,其一,RITSD值大小可反映性状对播期的敏感程度:RITSD=1,表示性状对播期反应钝感,播期对性状无明显影响;RITSD愈接近1,表示性状对播期反应愈钝感,该性状受播期影响愈小,反之亦然。其二,RITSD值大小还可反映性状表型值随播期变化的趋势,RITSD<1,表示性状表型值随播期推迟而变小;RITSD>1,表示性状表型值随播期推迟而变大。主要结论如下:①株高、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的RITSD均值相对较大(大于1),对播期反应较敏感,其性状值随播期推迟而增大;而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RITSD均值相对较小。②体细胞无性系各性状RITSD均发生了遗传变异,但不同性状间RITSD的变异频率及变异方向有较大差异:始播天数和株高的RITSD变异频率较高,而穗长的RITSD变异的机率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RITSD值变小,而单株穗数、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结实率的RITSD值变大,播始天数和单株粒重RITSD的变异方向为双向变异。③供试的24个体细胞无性系中,有20个株系与供体亲本RITSD呈显著差异,RITSD的变异率达83.3%,但约75%的体细胞无性系仅1~2个性状的RITSD发生了显著变异。④聚类分析表明,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RITSD存在不同的变异组合。

关键词: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 播期响应指数(RITSD) 农艺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研究了2个播期条件下24个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1个供体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RITSD)的变异特点,主要结论如下:①株高、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的RITSD均值相对较大(大于1),对播期反应较敏感,其性状值随播期推迟而增大;而播始天数、单株穗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RITSD均值相对较小。②体细胞无性系各性状RITSD均发生了遗传变异,但不同性状间RITSD的变异频率及变异方向有较大差异:始播天数和株高的RITSD变异频率较高,而穗长的RITSD变异的机率较低;株高及千粒重的RITSD值变小,而单株穗数、穗长、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每穗着粒数及结实率的RITSD值变大,播始天数和单株粒重RITSD的变异方向为双向变异。③供试的24个体细胞无性系中,有20个株系与供体亲本RITSD呈显著差异,RITSD的变异率达83.3%,但约75%的体细胞无性系仅1~2个性状的RITSD发生了显著变异。④聚类分析表明,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RITSD存在不同的变异组合。

关键词: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 播期响应指数(RITSD) 农艺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所揭示的人工合成小麦与推广品种杂交后代中出现的新变异

云南植物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交和多倍化是小麦进化和遗传分化的重要途径,新变异的产生为人工选育小麦新品种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选用了分布于小麦A、B、D基因组的92个SSR标记对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衍生材料川W5436(CW5436)及其双亲人工合成小麦Syn786(♀)和绵阳26(My26(♂))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的各等位基因并不是按孟德尔遗传的规律传递到后代中;川W5436与双亲比较在1个SSR位点上发生了川W5436所特有的新变异,主要表现在新型DNA片段的增加,即W5436出现了双亲不具有的特殊条带。表明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中通过人工选择的压力使双亲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偏态分离而且微卫星序列发生了改变。本文对杂交转育中SSR位点遗传分化在小麦进化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多倍化 选择压 微卫星DNA 遗传分化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稻瘟病菌群体致病性变异新趋势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试验2002~2004年在蒲江病圃和室内进行,发现不同组合及其恢复系对稻瘟病菌确实具有不同的抗性,2004年20个主要杂交水稻恢复系接种118个稻瘟病菌株后,所有菌株均至少对5个恢复系具有致病力,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使得同一田块病菌群体获得了对其他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其中对全部参试恢复系致病菌株出现频率为11 90%,显著高于仅对一个恢复系致病的菌株频率(P 0 01),水稻多样化抗性逐步为病菌所克服。利用pot2 1和pot2 2引物,对68个对多恢1号致病菌株rep PCR扩增获得多种指纹图谱,各菌株指纹图谱与其地区和品种来源无相关性,表明对多恢1号致病的菌株是由不同遗传背景的菌株演化而来。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杂交稻 群体致病性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1粒形的遗传变异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摘要:比较了水稻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53个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 ,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 谷粒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的粒形与碾米品质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水稻早熟恢复系 4 0 2的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1 的粒形及碾米品质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 ,R3株系与供体亲本籽粒间及体细胞组培杂种R1 F2 与亲本杂种F2 籽粒间米质性状的总体差异达极显著水平。R3的粒宽、粒厚、糙米率、精米率倾小值变异 ;R1 F2 的粒长、长 宽比、长 厚比及整精米率等指标倾大值变异。R3代的糙米率及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 ,而 5个粒形性状与整精米率相关不显著 ;R1 F2 代的精米率、粒宽及粒厚与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 ,粒长、长 宽比及长 厚比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 ;R3代与R1 F2 代的粒宽、长 宽比、长 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聚类分析表明 ,体细胞组培系R3米质性状的变异类型较体细胞组培杂种R1 F2 多 ,但粒形及碾米品质均较好的R1 F2 比R3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恢复系 体细胞无性系 米质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粒形的遗传变异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摘要:比较了水稻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 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 :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 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 ,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 ;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 5 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 5 3个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 4类 ,R3及R1F2 各类别间 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 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 谷粒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谷粒性状的变异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本文比较了早恢402的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恢复系 体细胞无性系 谷粒性状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