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马铃薯(模糊匹配)
114条记录
不同温度下赤霉素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处理下赤霉素(GA3)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与川芋117的原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原原种的休眠期与休眠幅度在4℃(7 d)→25℃处理下最长,在25℃与室温处理下差异不显著。浓度为1.0%与1.5%的硫脲在降低原原种腐烂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川芋117芽的生长速度快于费乌瑞它,相较CK,GA3与硫脲均能使芽生长加速,其中10 mg/L GA3处理下的芽最长;顶芽直径只受温度影响,费乌瑞它均表现为25℃芽最粗。【结论】贮藏温度、化学试剂和温度对原原种的休眠期、休眠幅度、芽形态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互作效应。实际应用中,应针对品种特性进行特定温度下的不同化学处理更有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休眠 赤霉素 硫脲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群体密度对四川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为马铃薯机械化采收提供依据。【方法】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平原生态区(四川成都温江)和盆周山地生态区(四川雅安汉源)研究5个密度(分别为6,9,12,15,18万株/hm~2)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块茎横向和纵向分布距离、不同质量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平原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密度为15.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山地生态区马铃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密度为18万株/hm~2时产量最高。2)密度对两个生态区单薯质量影响较大,但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不同,平原生态区以提高单株产量为核心,山地生态区则以提高群体产量为目标。3)随密度的增加,两个生态区马铃薯块茎在纵向分布距离的集中度降低,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度增加,块茎平均纵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增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纵向分布距离的最大值分别为8.415 2和8.413 0cm,差异不大;平均横向分布距离与密度呈正向递减的双曲线函数关系,平原生态区和山地生态区横向分布距离的最小值分别为8.766 6和8.544 1cm。4)通过建立的单薯质量空间分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发现,密度主要影响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80g以上块茎主要分布于纵向6~10cm和横向12~20cm的空间,且高密度下,80g以上块茎的数量和横向分布范围显著降低。当横向分布距离大于20cm时,平原生态区以40g及以下块茎为主,山地生态区则以40~80g块茎为主。【结论】改变密度能影响单位面积结薯数,从而有效控制块茎大小,最终影响块茎在纵向和横向分布距离上的集中程度。

关键词: 马铃薯 生态区 种植密度 空间分布 产量构成 人工神经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南山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川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川西南山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冷凉,是四川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极大程度阻碍了本区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认清川西南山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本区域马铃薯产业地位,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川芋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2017

摘要:川芋1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杂交组合(LR93.309×C93.154)选育而成的,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为早熟马铃薯,在区域试验中,鲜薯产量21307.5kg/h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15.0%。川芋16鲜薯块茎淀粉含量23.9%,干物质含量29.2%,还原糖含量0.25%,维生素C含量27.0mg/100 g。抗晚疫病,高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储藏性与川芋56相当。该品种适宜四川成都平原及周边低山区、平丘陵区,以及甘孜、阿坝的高山高原地区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高淀粉 早熟 川芋16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地区马铃薯中小型机具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

摘要: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西南丘陵山地马铃薯生产发展趋势。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西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集成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耕整地、播种、中耕培土、植保、收获等5大关键农机技术,并给出了适应山区小地块、丘陵区、高原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4套机具配套方案。

关键词: 马铃薯 西南地区 机具 机械化 配套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地区对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统一繁育种薯,并在盆周山地、平坝浅丘、盆地平原设3个不同光照试验点,种植‘黑美人’、‘川芋彩1号’和‘蓉芋紫5号’等3个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品种,测定其花青素含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结果】小金县(海拔3000 m)繁育的紫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生产种薯,在金堂县(海拔452 m)种植后,商品薯的花青素含量降低11.62%~33.66%;而马铃薯品种‘川芋彩1号’同一批原种分别在小金县和新都区(海拔472 m)种植,所繁育的生产种薯块颜色差异极显著。不同生产季节影响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将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春马铃薯季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原种,在光照条件较差的秋马铃薯季播种,收获的生产种花青素含量分别降低34.24%和30.48%。【结论】不同光照地区影响秋作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盆周山地强光照区(北川试点)收获的‘黑美人’和‘蓉紫芋5号’生产种,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成都平原弱光照区(游仙试点和温江试点)。

关键词: 光照 海拔 基因型 马铃薯 花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姑县、昭觉县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新方法与建议

四川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马铃薯是凉山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在借鉴美姑县"借羊还羊"扶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借薯还薯"、组建技术帮扶专家团队、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等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新方法,并提出对马铃薯产业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 美姑县 昭觉县 马铃薯 扶贫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高海拔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产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四川省凉山州高海拔地区是春马铃薯主产区,传统种植密度在6.00万穴/hm2以上,为研究抗旱耐寒抗病新品种青薯9号在该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在喜德县高海拔地区以青薯9号脱毒原种为材料,进行4个不同播种密度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25万~7.50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青薯9号的出苗率、株高、病株率差异不显著,而单穴块茎重、商品薯率和鲜薯产量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5.25万穴/hm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综合考虑,四川高海拔地区青薯9号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穴/hm2。

关键词: 高海拔 马铃薯 密度 产量 青薯9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都平原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四川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在成都平原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存在种植模式多样、土壤粘重、人多地少,田块不规则、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少等问题,导致马铃薯机械化大规模使用较难实现。针对这些情况,四川省马铃薯创新团队经过技术攻关,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包括机械改造,改革生产模式,实行新的田间操作方案等,建立有成都平原特色的马铃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推广,以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户收益,推进四川省机械化生产体系发展。

关键词: 马铃薯 成都平原 机械化生产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器官浸提液的自毒作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不含马铃薯浸提液处理为对照,分析马铃薯不同器官(根、茎、叶)浸提液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器官浸提液对马铃薯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茎、叶浸提液对株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化感效应指数(allelopathic response index,RI)均为-0.11;根浸提液对分枝数、茎粗的抑制作用最强,RI值分别为-0.11和-0.13;同时,根浸提液对马铃薯根系的抑制作用也最大,对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叉数的RI值分别为-0.25、-0.32、-0.32.经不同器官浸提液处理后,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化感效应降低,且根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最强,RI值为-0.10.除根浸提液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外,茎、叶浸提液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RI值达-0.11和-0.02;马铃薯茎、叶浸提液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促进增加的作用,而根浸提液对其产生抑制作用,RI值达-0.06.表明马铃薯不同器官存在自毒作用,但其适应自毒物质胁迫的能力不同,其中,根系自毒作用最为明显.

关键词: 马铃薯 浸提液 自毒物质 化感作用 连作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