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叶片(模糊匹配)
18条记录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黄瓜水培试验,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分析了外源SA对黄瓜幼苗根系糖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以0.1 mmol/L SA处理效果最好;SA处理后,根系内葡萄糖、果糖和水苏糖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蔗糖含量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棉籽糖含量变化不大,0.05 mmol/L SA处理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蔗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都低于对照,其中水苏糖含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蔗糖含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系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变化都以0.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其它糖含量与对照没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不同浓度SA处理后,淀粉含量急剧上升,其中0.05 mmol/L SA处理第6d淀粉含量达到峰值,为84.46 mg·g-1,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0.5 mmol/L S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推测外源SA处理后根系内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大小间接影响根系内糖的积累。

关键词: 黄瓜幼苗 水杨酸 糖代谢 叶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黄瓜水培试验,并结合根际施用水杨酸(SA),分析了外源SA对黄瓜幼苗叶片糖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以0.1 mmol/LSA处理效果最好;SA处理后,第1片真叶内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第6天含量达到最高;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都低于对照,以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不同浓度SA处理后,淀粉含量急剧下降,处理第6天降至最低点,约为10.42 mg·g~(-1),以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不同浓度SA处理后,转化酶AI和NI活性都低于对照,合成酶SS(分解方向)活性在处理前期稍高于对照,后期显著低于对照,0.5 mmol/L SA处理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不同浓度SA处理后,SPS活性增大,3个浓度在处理后期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其中0.5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SS活性与SPS活性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总体看,SS活性较低于SPS活性;不同浓度SA处理后,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其中0.1 m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表明外源SA处理后叶片内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大小间接影响叶片内糖的积累。

关键词: 黄瓜幼苗 水杨酸 糖代谢 叶片

杂交中稻叶片SPAD值的田间测定方法研究

中国稻米 2010

摘要:以杂交中稻天龙优54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SPAD值在不同丛间、叶位间、茎类间及点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栽后12d,测定顶1叶位~顶4叶位SPAD值时至少可取1丛,同1丛内需要同时取主茎和分蘖茎进行测定,顶1叶位、顶2叶位及顶4叶位均以距叶基部1/2处为适合的测定位点,而顶3叶位以距叶基部2/3处为适合的测量位点;最高苗期,主茎和分蘖茎的顶1叶和顶3叶均应作为测量叶进行测量,至少需取2丛以上,同1丛内需要取主茎和至少3个分蘖茎进行测定,顶2~顶4叶位以距叶基部7/12处为适合的测量位点,顶1叶位中以距叶基部1/4处为较适合的测量位点;在齐穗期,主茎取顶1~顶3叶中任一叶位及顶4叶位作为测量叶,至少需取2丛以上测定,每丛内只需取1个主茎和任一分蘖茎进行测定,顶1~顶3叶位中均以距叶基部1/6处为适合的测量位点,顶4叶位中以距叶基部7/12处为适合测量位点。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叶片 SPAD值 测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叶片的衰老是制约杂交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表明水稻籽粒灌浆所需营养物质的60%~80%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实践证明叶片每推迟1天衰老,产量可提高产1%左右。因此,对叶片衰老的形态、生理生化及其相关分子机理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水稻叶片衰老的相关研究表明,叶片的衰老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叶片发生了巨大的形态与生理生化变化,而这些变化均离不开基因的调控作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叶片细胞有选择地启动或增强某些基因(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关闭或减弱另一些基因(衰老下调基因)的表达,由此来调控叶片衰老的进程。目前研究者已在研究衰老突变体等相关的材料中发现了许多与水稻叶片衰老有关的基因。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研究状况,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做了思考与探讨,以期能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叶片 衰老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O'Farrell双向电泳系统,研究适于桃树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通过对不同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不同pH梯度范围、不同上样量的比较,探索出一套适合桃树叶片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采用两性电解质配比pH3~10︰pH5~7为1∶4的IEF胶条,按9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较好、蛋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经此方法分离的桃叶片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MS/MS)得到了较好的鉴定。

关键词: 叶片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苗期叶片生长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摘要:川麦42是采用人工合成小麦首次培育成功的普通小麦推广品种,苗期表现强势生长.为弄清其遗传基础,评价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利用川麦42×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苗期叶长、叶宽、生长率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 IL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小区产量、千粒重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品种早期初步选择的参考性状之一.

关键词: 小麦 人工合成小麦 川麦42 重组自交系 叶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L根系输液法防治果树缺铁黄叶病效果研究 Ⅱ对桃树不同部位叶片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

北方果树 2001

摘要: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严重黄化的桃园上,用TL根系输液法进行了桃树缺铁黄叶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TL根系输液法补充铁,10~15d就可使黄化桃树叶片转绿,复绿效果达100%。同时,经TL根系输液后,不管是高浓度(TL2),还是低浓度(TL1),桃树上、中、下部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均在第11d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到第38d时,叶片全铁含量趋于稳定,和CK接近,但活性铁仍比CK大得多。对桃树不同部位叶片施用TL后叶铁含量变化分析表明,经不同浓度TL根系输液后,桃树上、中、下部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变化差异不大,相比较而言,上部叶片变化略为敏感一些。

关键词: 桃树 缺铁 叶片 营养元素 TL根系输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作物研究 1993

摘要:本文以油优63为材料,进行了中稻10个去叶处理与头季稻及再生稻穗重和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趋势是一致的,即倒1叶>倒2叶>倒3叶>倒4叶及以下叶,但其作用程度不同。齐穗期倒4及以下叶对头季稻产量的作用较小,而对再生稻产量则有显著影响。倒4及以下叶对头季稻灌浆结实的作用与基部光照度呈显著正相关。头季稻茎鞘干物重与再生稻产量及穗粒结构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叶片 产量形成 水稻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