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模糊匹配)
9条记录
云烟116在宜宾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了探讨云烟116在四川宜宾烟区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兴文、筠连等4个产烟县的10个生态点考察了该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田间发病情况、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云烟116群体稳定、生长整齐一致,株型适宜,生育期适中、生长势较强,田间发病较轻,烟叶易烘烤、颜色橘黄、成熟度好.与对照云烟87比较,云烟116的产量、产值较高,稳定性较好,在宜宾烟区不同生态区均可种植,尤其在中低海拔区域(1200 m以下)可替代云烟87种植,但病毒病和青枯病发病严重区域应慎种.

关键词: 烤烟 云烟116 生态适应性 宜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油橄榄生态适应性评价

四川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促进四川油橄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施宗明制定的"中国油橄榄适生区划关键生态因子指标",评价油橄榄在四川西昌、绵阳、广元、达州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西昌是油橄榄的适生区,绵阳和广元是油橄榄的次适生区,达州是油橄榄边缘地区。

关键词: 油橄榄 四川 生态适应性 适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境下‘金冠’苹果叶片性状及解剖特征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以茂县(Ⅰ区)、盐源(Ⅱ区)、林芝地区(Ⅲ区)的‘金冠’苹果叶片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测定3种不同生境下叶形态参数、叶片解剖结构参数及叶表皮结构参数等相关指标,从而探讨不同生境下(1950~2900 m)苹果叶片表皮及生态解剖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3个生境‘金冠’叶片长、宽、叶面积变化趋势一致,Ⅰ区>Ⅱ区>Ⅲ区,而片叶厚度变化趋势刚好相反(Ⅲ区>Ⅱ区>Ⅰ区)。‘金冠’叶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细胞构成,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界限明显,且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以Ⅲ区最大,Ⅱ区居中,Ⅰ区最小,栅/海比0.95~1.28,Ⅱ区叶片栅/海比最大(1.28)。气孔及表皮毛分布于叶片下表皮,气孔器面积以Ⅱ区最大(428.44 mm~2),Ⅲ区次之(337.32 mm~2),Ⅰ区最小(314.05 mm~2),而气孔器密度最大的是Ⅰ区(397.67个/mm~2),其次为Ⅲ区(389个/mm~2),密度最低的是Ⅱ区(332.67个/mm~2)。Ⅰ区表皮毛较为密集,平均密度为20.67个/mm~2,而Ⅲ区(9.67个/mm~2)及Ⅱ区(8.33个/mm~2)密度则较为稀疏,气孔处于相对开放的体系中。

关键词: ‘金冠’苹果 叶片 表皮特征 解剖特征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藏高海拔不同生态区苹果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川藏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肉叶绿体超微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期为高原苹果叶片生理生态功能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3个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差异,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参数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金冠’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呈长椭圆形,具有完整的片层结构,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分布于片层之间,叶绿体在细胞中呈片层纬线平行排列。茂县‘金冠’叶肉细胞叶绿体主要排列于细胞的边缘,类囊体膜遍布整个叶绿体,基粒多,平均达42.5个,基粒片层发达,平均为35.25层;盐源和西藏林芝地区‘金冠’的叶绿体则向细胞中央靠拢,且有少量叶绿体扭曲变形;基粒垛叠程度较低且基粒数及基粒片层均较少,分别为40.3个及16.48层;叶绿体密度以盐源地区最大,每μm2达38.2个,茂县次之,叶绿体密度为每μm233.2个,西藏林芝最小,每μm2仅为22.4个;而叶绿体淀粉粒密度则以西藏林芝地区最多,平均每个基粒为6.6个,茂县最少,平均每个基粒含4.3个,盐源地区居中,平均每个基粒含淀粉粒4.6个;相关性分析表明,年均气温、≥10℃年均积温、一月平均气温、年均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及海拔等生态因子显著影响着叶绿体超微结构参数。【结论】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绿体基粒片层及类囊体垛叠程度下降,淀粉粒含量升高,叶绿体有向细胞中央位移的现象,是高海拔植物对高原地区低温和强辐射的一种适应。

关键词: ‘金冠’苹果 叶绿体 基粒 淀粉粒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孜州半农牧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引种比较试验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牦牛日采食总量,为甘孜州半农牧区推广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方法】2011年7~10月,以四川双低油菜生产中主推品种川油36、川油58为对照,引进中国西北地区大面积推广饲用油菜品种饲油1号、华协11号,采用品种比较及牦牛舍饲试验,调查不同油菜品种生态适应性及牦牛采食速度和日采食总量。【结果】在甘孜州半农牧区引进品种饲油1号、华协11号均可正常生长,鲜草产量分别可达34296.16和30573.75kg/ha;牦牛对饲油1号的采食速度为61.19g/min·头,日采食总量为14.73kg/头,对华协11号的采食速度为62.91g/min·头,日采食总量为15.15kg/头,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结论】饲油1号、华协11号可作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品种在甘孜州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

关键词: 麦后复种 饲用油菜 生态适应性 采食速度 日采食总量 甘孜州半农牧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稻田和旱地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研究四川丘陵地区不同油菜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稻田生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696.25、2552.85 kg hm-2,比稻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7.61%和11.36%。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8 d,抗倒伏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川油58的生育期233d,抗倒伏性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较强。旱地生态环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3091.75、3054.95 kghm-2,较旱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4.94%和13.58%。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2 d,抗倒伏能力一般,抗菌核病能力较差,抗蚜虫能力较差。川油58的生育期230 d,抗倒伏能力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一般。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区,稻田油菜品种可选择绵油11和川油58,旱地油菜品种可选择川油58。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区选用适宜的油菜品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促进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丘陵地区 稻田 旱地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川麦42是利用CIMMYT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新资源育成的超高产新品种。2004~2006年,在四川多个生态点将川麦42与7个小麦品种的相关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川麦42的丰产潜力较高,籽粒单产一般可达6~8 t/hm2,平均比其他品种高7%~15%。在各生态点间的变异系数较高,达到20%~25%。②川麦42因产量高,其需肥量较大,一般高氮处理的籽粒单产都显著高于低氮处理。同时,中等密度(220~240苗/m2)有利于高产。③因春性较强,不宜过早播种,以10月25~30日为最佳播种期。④川麦42中后期灌浆速率高,优势明显,利于发挥大粒大穗潜力。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川麦42 生态适应性 产量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地方资源的生态适应性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0

摘要:对来自全国各不同生态区的111份油菜地方资源在四川冬油菜区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45份资源(A类群)最适应四川种植;28份资源(B类群)较适应四川种植;15份资源(C类群)不适应四川种植;23份资源(D类群)最不适应四川种植.该研究结果与植物的温光反应性是一致的.

关键词: 油菜 地方资源 生态适应性 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优异品种产量潜力和生态适应性评价

作物品种资源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2~1994年,在不同豌豆生态区的山西(春播区)、青海(春播区)、湖北(秋播区)和四川(秋播区)4省,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初选出的综合性状优异、具有推广利用潜力的14份豌豆种质资源,进行4试验区各2个生长季节的联合鉴定,并对其中表现突出的优异种质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了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潜力表现最优的综合性状优异资源86-2-7-6和 G806。

关键词: 豌豆 优异种质 产量潜力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