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土壤温度(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地面覆盖对避雨葡萄园土壤水分、温度及酶活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不同覆盖材料在避雨葡萄园中的覆盖效果,以夏黑葡萄为试材,以地表裸露为对照(CK),设置秸秆处理(SM)、透明地膜处理(WM)、反光膜处理(RM)、地布处理(CM)4种地表覆盖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下避雨葡萄园中近地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及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10月,WM和RM葡萄园近地表平均气温分别增加0.15℃、0.52℃、平均空气湿度分别降低4.06、4.68个百分点,而CM和SM近地表平均气温分别降低0.29℃、1.02℃,平均空气湿度分别增加2.67、7.94个百分点.与CK相比,3-10月WM的5~25 cm土层平均地温增加1.38℃,5月WM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2.77个百分点;而3-9月SM、CM和RM的5~25 cm土层平均地温分别降低3.50℃、2.56℃、1.00℃,10月地温则分别提高0.34℃、0.46℃、0.11℃,5月SM、CM和RM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4.24、4.06和5.60个百分点.各处理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夏季较高、春秋季较低,而SM过氧化氢酶活性夏季较高,其他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春季较高;3-9月土壤酶指数的平均值表现为SM>CM>WM>RM>CK,分别较CK提高81.26%、27.91%、25.74%和14.55%.过氧化氢酶可作为避雨葡萄园中土壤酶活性差异的指示指标.本研究为避雨葡萄园覆盖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地面覆盖 葡萄园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中丘陵区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呼吸特征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大气CO2浓度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林药或农林复合模式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维持环境生态的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1-12月,采用Li-8100对川中丘陵区核桃人工纯林(CK)、核桃-川明参复合模式(HC)、核桃-桔梗复合模式(HJ)、核桃-藿香复合模式(HH)4种林分的土壤呼吸进行定点观测,同时测量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发现:各处理土壤呼吸月动态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HC最大值出现在6月下旬,而CK、HJ和HH土壤呼吸峰值出现在7月中旬.4种林分最低值都出现在1月,HC、HJ、HH分别是CK的1.36倍、1.61倍和0.89倍.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指数增长关系,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呈倒数关系,但仅HH处理显著.川中丘陵区4种林药模式中,HH模式更有利于减小土壤碳排放.估算各林-药复合模式下土壤呼吸年内总碳排放量大小依次为CK、HJ、HC、HH.本研究表明土壤温度是川中丘陵区土壤呼吸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人工经营模式对研究区的土壤碳源/汇角色扮演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林药复合模式 川中丘陵区 核桃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和施肥处理对冬水田土温、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低温和养分有效性差、中后期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和还原物质含量高被认为是影响冬水田水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采取不同耕作方式与肥料运筹,分析了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冬水田稻区土壤温度、水稻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土温低主要在5 cm以下土层,即水稻主要扎根层。由于2011年气候反常,优化施肥仅比对照增产1.1%,差异不明显。在两种增温措施中,厢式耕作+覆膜+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前期土壤增温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水稻分蘖,但产量比习惯耕作+习惯施肥减产1.71%;厢式耕作+优化施肥处理对提高土壤增温作用尽管不如覆膜处理,但产量最佳,达每公顷8529.30 kg,较习惯耕作+习惯施肥增产2.71%。

关键词: 水稻 土壤温度 分蘖动态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