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四川省10年来小麦育种的产量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华忠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产量变化;区域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212-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研究近年来四川省小麦育种工作在产量和产量性状上的改良效果,分析了1996—2005年的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每年度试验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对照在每年度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在每年度试验中达到续试或审定标准的参试品系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三类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10年间,四川小麦产量增长缓慢,整个产量育种还处于平台期,有效穗数缓慢增长,穗粒数基本稳定,千粒重在40~45g之间波动,株高维持在86~90cm之间。提出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面,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 相关文献

[1]四川省近10年小麦区试产量性状分析. 蒋云,张洁,郑建敏,王相权,刘登才,宣朴,王颖,郭元林. 2019

[2]AMMI模型在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组成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姚霞,李伟,颜泽洪,魏育明,伍铃,郑有良. 2005

[3]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及精度分析. 伍玲,朱华中. 2002

[4]水稻覆月栽培技术对土壤水、热和产量影响研究. 肖海华,Xu Gang,徐刚,Fang Meiyu,方美玉,Lv Shihua,吕世华,Zeng Fanwen. 2012

[5]长江中下游薯区品种区域试验概况和产业发展建议. 邱军,李育明,卢跃华,王大一,孙明芳. 2005

[6]川麦28的稳产性分析及其利用. 饶世达,刘仲齐. 1998

[7]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周俊辉,张德银,刘君红,殷勇,刘兴贵. 2016

[8]茶树新品种(品系)区域试验报告. 罗凡,李春华,王迎春. 2003

[9]宜宾市2021年西南区花生新品种试验研究. 程智敏,唐明,蔡毅,余仁,杨苹,黄胜. 2022

[10]蚕豆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探究报告. 代利娟,杨梅,徐向上,缪永胜,邹永祥,曾玉清. 2021

[11]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林勇,叶国成,陈宛秋,张彪. 2007

[12]油菜品种区试单一性状非平衡资料的分析. 王瑞,蒋梁材,张德发,张启行,蒲晓斌. 1999

[13]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杨家秀,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 2001

[14]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15]四川盆地弱光照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技术途径分析. 李朝苏,吴春,李生荣,黄辉跃,王常玲. 2012

[16]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吴萧. 2001

[17]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卿明福,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郑家国,姜心禄,吴婕,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5

[18]小麦加工品质在四川生态区表达研究. 邹裕春,杨武云. 2003

[19]成都平原周年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少昆,汤永禄,谢瑞芝,黄钢,高世菊. 2007

[20]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