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侧深施氮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从桦 1 ; 张玉屏 1 ; 向镜 1 ; 张义凯 1 ; 武辉 1 ; 王亚梁 1 ; 朱德峰 1 ; 陈惠哲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控释尿素;侧深施肥;产量;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52 卷 23 期

页码: 4228-4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深入探究不同类型氮肥机械侧深施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机插水稻节本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和2018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施氮处理,即不施氮肥(N0)、尿素撒施(CUB)、尿素机械侧深施(CUM)、控释尿素撒施(CRUB)和控释尿素机械侧深施(CRUM),测定水稻物质生产特性、氮素积累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2年各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利用的影响基本一致。与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稻谷产量;2017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农学效率(NAE)和稻谷产量分别增加3.22%、17.50%、46.00%、17.79%和3.72%,2018年相应增幅分别为8.77%、13.27%、32.07%、12.74%和3.32%。与人工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2017年NRE和NAE分别增加17.91%—43.14%和19.61%—37.39%;2018年NRE和NAE分别增加53.80%—54.10%和21.11%—35.11%。与人工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4.46%—6.95%(2017年)、5.55%—8.11%(2018年);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更多有效穗数和颖花总量。齐穗至成熟期,CRUM处理茎叶鞘氮素积累量和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TNT)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此外,在穗分化期和齐穗期,相比其他施氮处理,CRUM处理的氮素积累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结论】控释尿素机械侧深施(CRUM)是一种能提高机插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有效施肥方法。

  • 相关文献

[1]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涂仕华,秦鱼生,冯文强,廖鸣兰,喻华. 2009

[2]水稻不同移栽密度的氮肥效应及氮素去向. 曾祥忠,吕世华. 2009

[3]移栽叶龄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15)N-肥料去向影响. 吕世华,曾祥忠. 2010

[4]侧深施氮对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朱从桦,李旭毅,陈惠哲,武辉,欧阳裕元,余俊奇,黄豹明,罗粞. 2020

[5]控释氮肥对一季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秦鱼生,喻华,樊红柱,曾祥忠,孙锡发,涂仕华,陈光辉,刘应发,张先德,刘平,罗华. 2018

[6]普通、控释尿素配比对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黄科程,李孝东,朱从桦,龙文靖,袁继超,孔凡磊. 2017

[7]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 熊洪,谢戎,张林,朱永川,郭晓艺,杨大金,周兴兵,刘茂. 2009

[8]冬水田减量施氮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周兴兵,蒋鹏,徐富贤,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陈琳,熊洪. 2021

[9]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蒋开锋,张涛,熊洪,徐富贤,郑家奎,蒋鹏. 2017

[10]冬油菜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运筹研究. 张余红,廖方全,吴永成,蒲晓斌. 2017

[11]施氮量对宜香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蒋鹏,陈家彬,姜方洪,赵德明,王峰,廖宗永,林纲. 2014

[12]水氮管理对优质杂交中稻旌优127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徐富贤,熊洪,蒋鹏,周兴兵,朱永川,刘茂,郭晓艺. 2017

[13]测苗定氮综合氮素管理提高直播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 蒋鹏,徐富贤,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2020

[14]直播条件下氮素调控对超级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蒋鹏,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刘茂,陈琳,徐富贤. 2018

[15]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对糯稻养分吸收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熊洪,朱永川,张林,周兴兵,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6

[16]缓控释肥对糯玉米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垚,孔亮亮,杨跃华,刘俊峰,崔阳,宋俏姮. 2021

[17]成都平原水旱轮作体系稳产减氮潜力初探. 董瑜皎,袁江,母炜,吕世华. 2021

[18]高温高湿区增密减氮对杂交稻'内6优107'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蒋鹏,徐富贤,张林,周兴兵,朱永川,郭晓艺,刘茂,陈琳,张容,熊洪. 2021

[19]季节性干旱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物防控策略. 池忠志,姜心禄,郑家国. 2011

[20]水稻粒厚主效位点qGT8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罗正良,任鄄胜,吴贤婷,陆贤军,苏相文,吕建群,任光俊.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