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前期群体质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高琼 1 ; 汤永禄 2 ; 李朝苏 2 ; 吴春 2 ; 陈溢 1 ; 黄伟仁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耕作措施;冬小麦;分蘖特性;根系活力;土壤含水量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4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1852-18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前期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进而探讨耕作措施对减缓该区域季节性干旱对小麦前期生长负面影响的作用,本试验实施了以免耕、旋耕和翻耕3种耕作方式为主区,以秸秆覆盖和不覆盖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显著促进小麦分蘖发生,提高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但秸秆覆盖后根系活力降低;免耕的分蘖力、LAI和群体干重显著高于旋耕和翻耕,旋耕与翻耕间差异不显著;3种耕作方式对SPAD值和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试验中,秸秆覆盖具有显著的保墒效果,特别是在0~20 cm土层,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比不覆盖的高8.0%~16.7%。在小麦生长前期,免耕具有一定的保墒作用,这种效果随着小麦生长而减弱。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免耕能显著促进小麦前期生长,具有显著的保墒效果,有助于减缓干旱对小麦前期生长的负面影响。

  • 相关文献

[1]成都平原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付明全,池忠志,姜心禄,郑家国. 2018

[2]四川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配套耕作措施研究及综合评价分析. 樊高琼,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陈溢,郭翔,马宏亮. 2014

[3]川中丘陵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 杨文元,李大祥. 1991

[4]再生稻高产特征及其与发苗力、根系活力的关系(英文). 熊洪,徐富贤,郭晓艺,朱永川,刘茂. 2013

[5]杂交中稻再生芽生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郭晓艺,刘茂,熊洪,朱永川,周兴兵,徐富贤. 2010

[6]黄瓜自根苗、嫁接苗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和蛋白质表达差异研究. 刘小俊,刘独臣,梁根云,彭云良. 2007

[7]杂交中稻发根力及根系活力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徐富贤,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张乃周,林青松,王贵雄,李永东. 2002

[8]品种混植对水稻稻瘟病及其产量的影响. 毛建辉,何明,何忠全,何树林,梁亚东. 1990

[9]再生稻高产特征及其与发苗力、根系活力的关系. 张林,熊洪,徐富贤,郭晓艺,朱永川,刘茂. 2013

[10]不同灌水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程智敏,向金友,谢冰,蔡毅,黄胜,唐明. 2015

[11]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眼斑芫菁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旭,罗孝贵,杨刚,刘昌华,陈松,陈庆东,李超,易春燕. 2019

[12]稻麦轮作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杨德斌,陈晓娟,叶慧丽. 2015

[13]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出苗和光合生产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陈红琳,刘定辉. 2012

[14]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刘定辉. 2012

[15]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燮京,王昌桃. 2010

[16]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赵营,赵护兵,樊红柱. 2007

[17]1961-2010年四川盆地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 庞艳梅,陈超,潘学标. 2017

[18]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吴进东,马蓓. 2011

[19]无机与有机肥配施麦田(紫色土)铵态氮及硝态氮的时空变异. 朱波,朱钟麟. 2006

[20]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黄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