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汤永禄 1 ; 吴晓丽 1 ; 李明 1 ; 刘淼 1 ; 熊涛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免耕;麦稻轮作;油稻轮作;土壤性质;作物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20-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基于2004年在成都平原建立的耕作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麦稻周年旋耕+无秸秆还田(CW-CR)模式为对照,设置麦稻周年免耕+秸秆还田(ZW-ZR)和油稻周年免耕+秸秆还田(ZO-ZR)2种免耕轮作处理,2014年后分层取样测试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酶活性.结果表明:和CW-CR相比,连续免耕配合秸秆还田促进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的提高,土壤表层(0~7.5 cm)增幅分别为41.3%~52.2%和33.6%~33.7%,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模式不同土层有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模式,降幅19.8%~25.7%.连续免耕促进直径>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大幅增加,但对不同土层容重、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周年免耕条件下,麦稻模式较油稻模式更利于表层土壤>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其他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0~7.5 cm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排序为ZO-ZR>ZW-ZR>CW-CR.连续免耕可以提高小麦和油菜产量,但水稻产量不及对照模式,ZW-ZR和ZO-ZR模式平均降幅8.7%和4.6%.本研究条件下,免耕可改善稻田土壤质量,ZO-ZR模式优于ZW-ZR模式,但土壤质量的改善与水稻生产力的提高不同步.

  • 相关文献

[1]麦稻轮作区周年耕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汤永禄,黄钢,吴春,马孝玲. 2012

[2]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卿明福,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郑家国,姜心禄,吴婕,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5

[3]不同肥料/改良剂对冷泥田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秦鱼生,喻华,康思文,樊红柱. 2015

[4]“麦-玉-薯”旱三熟制施钾效果的研究. 张庆玉,林超文,黄晶晶,Hillel Magen. 2005

[5]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郑金伟,池忠志,刘晓雨,潘根兴,郑聚锋,李恋卿,张旭辉,程琨. 2016

[6]不同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稻—油轮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刘樱,赵小蓉,赵燮京. 2011

[7]水稻制种收获后秋莴笋免耕种植技术. 马蓉,敬袁兵,古勇. 2015

[8]川西平原免耕晚直播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蒲晓斌,张锦芳,李浩杰,汤永禄,牛应泽,蒋梁材. 2012

[9]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郑家国,池忠志,何树林,王少华,付书明. 2010

[10]秸秆还田和免耕对水稻土微形态特征的影响. 舒丽,刘定辉,陈尚洪. 2008

[11]精量露播小麦的群体质量分析. 汤永禄. 2006

[12]成都平原免耕及不同麦秸还田量种植水稻的研究. 李少昆,汤永禄,谢瑞芝,高世菊,刘中平,柏军华,王运圣. 2006

[13]耕作方式对烟地土壤养分流失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向金友,程智敏,黄胜,杨苹,张吉亚,杨懿德,谢冰. 2014

[14]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朱钟麟,刘定辉,舒丽,王昌全. 2008

[15]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周小刚,郑仕军,罗春花,唐裕智,张建军,高菡,朱建义. 2013

[16]四川省小麦田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周小刚,郑仕军,罗春花,唐裕智,张建军,高菡,朱建义. 2013

[17]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何丹,王秀全,税红霞,张华,蒋晓芳. 2011

[18]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 Ⅰ、稻作少免耕类型、生产效应及前景的探讨. 杜金泉,方树安,蒋泽芳,罗文鼎,邹朝全. 1990

[19]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朱建义,郑仕军,赵浩宇,刘胜男,陈贵明,周小刚. 2018

[20]不同栽培方式对杂交中稻产量及冬水田肥力的影响. 张林,熊洪,周兴兵,蒋鹏,朱永川,郭晓艺,刘茂.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