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庞艳梅 1 ; 陈超 1 ; 徐富贤 2 ; 郭晓艺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四川盆地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20 年 28 卷 011 期

页码: 1661-16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四川盆地1961—2018年6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和1981—2018年4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利用逐级订正的方法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太阳辐射、气温、降水及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旨在为提高区域农业生产力并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61—2018年四川盆地作物多年平均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为水稻由西向东递增,玉米在盆地北部和西南偏高、其他地区偏低,冬小麦南北高、中部低.辐射量减小对3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负效应;平均气温升高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正效应;降水量变化是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出现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增加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正效应,而降水量减少为负效应.气候变化对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在盆地西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为正效应,其余地区为负效应;气候变化对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在盆地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为正效应,其余地区为负效应;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在盆地东北部的部分地区为负效应,其余大部地区为正效应.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最大,为9.9 kg·hm?2·a?1,而对玉米和水稻的影响分别为?1.4 kg·hm?2·a?1和0.5 kg·hm?2·a?1.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四川盆地应选育光合效率高和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并加强农田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保障粮食安全.

  • 相关文献

[1]近50年四川省水稻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分析. 庞艳梅,刘琰琰,陈超,董孝斌. 2014

[2]四川干制辣椒套作模式研究. 毛金雄,郭伟,彭化贤,赵红斌,腾有德. 2013

[3]大旱之年大力发展秋季作物的技术建议. 刘永红. 2006

[4]四川盆地油菜高效施肥技术. 陈红琳. 2015

[5]四川盆地丘陵区稻茬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与耕制变化的效益分析. 李孝东,张大学,吕世华. 2015

[6]四川盆地2·5熟产粮22·5t/hm~2种植技术研究. 汤永禄,梁远发,杨勤,何文铸. 2007

[7]四川盆地稻田氨挥发通量及影响因素. 罗付香,朱波,黄晶晶,朱永群,庞良玉,张鸿. 2015

[8]四川盆地区油菜农业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 王明田,李金建,李旭毅. 2015

[9]四川盆地不同地区‘90-4-33’桃需冷量研究. 邓家林,张全军,钟必凤. 2013

[10]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四川盆地早熟桃生产的影响. 陈栋,谢红江,孙淑霞,李靖,杜晋城,江国良. 2011

[11]四川盆地小麦氮营养的快速诊断及其应用. 罗秦,刘学军,张福锁. 1998

[12]四川盆地典型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李朝苏,吴晓丽,李俊,汤永禄. 2017

[13]新泉梨等5个梨品种需冷量的测定分析. 邓家林,张全军,钟必凤. 2014

[14]四川盆地西部平原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分布的关系. 廖远禄,陆景冈. 1990

[15]四川盆地新植茶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黄苹,蒋光藻. 2002

[16]四川盆地农业生态系统害鼠种群测报数学模型的研究. 宗浩,蒋光藻,倪建英. 1998

[17]四川盆地弱光照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技术途径分析. 李朝苏,吴春,李生荣,黄辉跃,王常玲. 2013

[18]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播期研究. 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吴铭,梁圣,沈学善,梅旭荣,刘定辉. 2019

[19]四川盆地稻茬麦免耕栽培增产机理研究. 袁礼勋,黄钢,余遥,赵玉庭,宋治世. 1991

[20]四川盆地甘蓝型油菜移栽田除草剂配伍筛选试验. 彭慧儒.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