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个不同籽粒硬度小麦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培勋 1 ; 马小飞 2 ; 万洪深 1 ; 郑建敏 1 ; 罗江陶 1 ; 蒲宗君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籽粒硬度;TMT;蛋白质组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0 年 46 卷 08 期

页码: 1275-12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粮食作物,为全球45亿人提供日常蛋白和能量摄入的20%。弄清小麦籽粒硬度遗传基础,对于改良小麦品质具有重大意义。为探讨不同硬度小麦种子的分子基础,本实验选用西南麦区2个硬度差异极显著的小麦品种川麦66和蜀麦969,从蛋白水平上分析其种子蛋白差异表达情况,利用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tandem mass tags)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及其功能和通路等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鉴定并定量了有效蛋白6020个,其中显著差异表达蛋白113个,在软质麦川麦66中上调表达的69个,下调表达的44个。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共富集到65个GO条目,达到极显著富集水平的包括生物过程的1个条目、细胞组成的1个条目和分子功能的6个条目。推测营养库活性类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类蛋白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类蛋白可能参与小麦籽粒硬度形成。籽粒硬度相关蛋白可能主要分布于细胞胞外区,具有防御作用。从系统发育分析推测, puroindolines蛋白及其同源蛋白,可能既作为小麦籽粒贮藏蛋白,同时还能作为酶抑制剂调控籽粒发育。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小麦籽粒硬度遗传机制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四川小麦品种籽粒硬度和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 郑建敏,伍玲,李俊,万洪深,杨漫宇,罗江陶,刘廷辉,杨开俊,蒲宗君. 2018

[2]小麦P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刘培勋,万洪深,郑建敏,罗江陶,蒲宗君. 2020

[3]东亚和北美裸大麦(青稞)籽粒硬度基因HINA的分子进化分析. 赖运平,余毅,冯宗云. 2018

[4]玉米种子休眠相关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冷亦峰,周树峰,刘坚,荣廷昭. 2014

[5]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梁根云,刘小俊,刘独臣,房超. 2009

[6]强休眠玉米种子休眠前后的蛋白差异表达. 冷亦峰,周树峰,刘坚,荣廷昭. 2015

[7]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杨家秀,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 2001

[8]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9]四川盆地弱光照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技术途径分析. 李朝苏,吴春,李生荣,黄辉跃,王常玲. 2012

[10]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吴萧. 2001

[11]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卿明福,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郑家国,姜心禄,吴婕,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5

[12]小麦加工品质在四川生态区表达研究. 邹裕春,杨武云. 2003

[13]成都平原周年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少昆,汤永禄,谢瑞芝,黄钢,高世菊. 2007

[14]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15]利用RIL群体研究1.5+10HMW-GS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和产量的潜在影响. 杨武云,田纪春,李朝苏,李俊,陈放. 2007

[16]稻草覆盖还田对小麦机播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汤永禄,吴春,黄钢,吴晓丽. 2012

[17]小麦单倍体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徐利远,瞿世洪,余桂容,尹春蓉,岳春芳. 2000

[18]振兴小麦栽培研究之我见. . 1996

[19]川辐系列小麦品种品系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研究. 宣朴,瞿世洪,尹春蓉,郭元林. 1996

[20]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7的抗条锈病SSR分子标记定位. 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