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解松峰 1 ; 吉万全 1 ; 王长有 1 ; 胡卫国 1 ; 李俊 1 ; 张耀元 1 ; 师晓曦 1 ; 张俊杰 1 ; 张宏 1 ; 陈春环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陵分中心;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穗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4437-44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穗部性状是小麦重要的产量性状,在小麦产量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展小麦穗部性状遗传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对制定高产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主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为指标,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来自母本品冬34与父本BARRAN及其衍生的F7:8、F8: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穗部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与遗传参数估计,以确定控制各性状的基因数目,估计遗传效应值及遗传率。【结果】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是B-2-1(PG-AI),符合2对连锁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穗长的多基因遗传率是90.64%,小穗数的多基因遗传率是89.52%,穗长的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比例为9.39%,小穗数的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比例为10.50%;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是G-1(MX3-AI-A),符合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多基因+加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是69.39%,多基因遗传率是29.94%,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比例为2.18%。控制穗粒数的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和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数值相等,同是4.56,具有正向效应。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与加性效应和第1对主基因×第2对主基因×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相同,均是-1.64,且为负向效应。加性和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与加性和第2对主基因加性×第3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相等,均是-6.02。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加性×第3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是0.18,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15,表现为较低的正向遗传效应;小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是H-1(4MG-AI),符合4个主基因+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是81.50%。第1至4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22、0.18、-0.20和0.24,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是-0.170,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240,加性和第1对主基因×第4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20,加性和第2对主基因×第3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与加性和第2对主基因加性×第4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值绝对值相同,效应相反,前者值是0.03,后者值是-0.03。加性和第3对主基因×第4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是0.06。【结论】小麦穗部性状以多基因遗传效应为主,符合数量遗传特征,易受环境影响。小穗粒数存在着主基因遗传特性,主基因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小穗粒数可作为有效改良穗部性状早期选择的直接指标,实现单株定向选择,提高育种效率。

  • 相关文献

[1]人工合成小麦CI-LD抗穗发芽遗传特性分析. 蒲宗君,李式昭,李俊,杨恩年. 2015

[2]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吴茂力,池忠志,李旭毅,郑家国. 2012

[3]重穗型水稻穗部性状及剑叶宽的QTL定位. 张红宇,徐培洲,陈晓琼,田永航,王志,黄廷友,吴先军. 2014

[4]生态条件对籼粳交F_2穗部性状与程氏指数的影响. 金峰,周平,唐亮,徐海,江奕君,杨莉,李茂柏,张文忠,陈温福,徐正进. 2012

[5]高粱穗部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炯凌,赵甘霖,丁国祥,倪先林,刘天朋,汪小楷. 2017

[6]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谢戎,李乾平,唐春,刘成元. 2007

[7]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英文). 吴茂力,池忠志,李旭毅,郑家国. 2012

[8]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 朱春杰,郭艳华,刘宏光,王嘉宇,杨莉,杨乾华,郑家奎,徐正进,陈温福. 2009

[9]杂交高粱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关系. 倪先林,刘天朋,赵甘霖,丁国祥. 2017

[10]糯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研究. 李永洪,谢戎,唐春,杨跃华,刘成元. 2008

[11]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与籽粒及穗部性状的关系研究. 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2010

[12]不同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 2014

[13]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张彪,田玉秀,谭君,陈洁,何文铸,康继伟. 2010

[14]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魏会廷,杨粟洁,李朝苏,汤永禄,胡晓蓉,杨武云. 2009

[15]水稻籽粒镉和砷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杨乾华,张涛,游书梅,万先齐. 2010

[16]分子标记遗传效应预测杂交水稻产量性状. 杨正林,赵芳明,桑贤春,凌英华,谢戎,何光华. 2010

[17]白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赖佳,叶鹏盛,黄玲,代顺冬,张骞方,李琼英,曾华兰,刘佳. 2019

[18]基于AMMI模型的籼型杂交香稻稻米胶稠度的遗传效应研究. 郑家奎,杨莉,张涛,赵甘霖,汪旭东. 2006

[19]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 赵芳明,钟秉强,查仁明,谢戎,余国东,李经勇,何光华. 2008

[20]金针菇双-单杂交遗传机理分析. 王波,QI Li-ping,祁丽萍.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