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川麦107”慢条锈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华忠 1 ; 沈丽 2 ; 唐婧 3 ; 彭云良 3 ; 李跃建 3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潜育期;病情指数;千粒重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5 年 18 卷 06 期

页码: 767-77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人工气候箱和大田条件下比较了“川麦107”与“铭贤169”和“川麦28”等感病品种以及“平原50”等慢条锈品种的苗期对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的抗病频率、病害潜育期、病害扩展性、病情指数和千粒重损失率等,结果表明,“川麦107”具有慢锈性,它虽然对42个分属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反应型均为4级,但在常温、高温控制及大田条件下接种条中31、32及混合生理小种后,其病害潜育期均较“铭贤169”等高感品种长3~8 d而与“平原50”等慢锈性品种相当;接种以后,它的剑叶至倒4叶的普遍率虽然与“川麦28”等感病品种无显著差,但这些叶片的病情指数均低于感病品种;与粉锈宁喷雾保护植株相比,“川麦107”在苗期、拔节期接种条中32后,千粒重的损失率为10.57%和2.97%,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川麦28”的24.16%和14.39%、Syn 95-71的37.36%和21.67%,而与除“平原50”以外的高抗品种或慢锈品种无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四川冬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初步分析. 李浦,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2012

[2]不同小麦品种千粒重对源库变化的反应. 朱华忠,武玲,宋荷仙. 2002

[3]禾谷缢管蚜侵染量及危害历期对小麦旗叶SPAD及千粒重的影响. 李俊,汤永禄,杨武云,吴春,李朝苏. 2013

[4]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小麦千粒重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汤永禄,李朝苏,陈芋文,陆见光,向林泓. 2014

[5]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6]小麦穗下节性状与灌浆速率及产量相关因素的关系. 项超,周春宏,徐智斌,冯波,王涛. 2022

[7]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7的抗条锈病SSR分子标记定位. 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8]利用土壤硅肥防控小麦病虫害. . 2017

[9]小麦品系P81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颜泽洪,魏育明,杨武云,郑有良. 2007

[10]小麦新品种川麦42抗条锈病性遗传分析. 杨武云,彭云良,李俊,郑有良. 2006

[11]四川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章振羽,姬红丽,邝文静,沈丽,倪健英,彭云良. 2017

[12]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兰彩霞,陈新民,邹裕春,庄巧生,夏先春. 2011

[13]小麦新品系‘CD011鉴46’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章振羽,龙海,潘志芬,余懋群,白志川. 2013

[14]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38抗条锈性及遗传分析. 杨武云,郑有良,余毅,胡晓蓉,彭云良,杨家秀. 2006

[15]澳大利亚小麦品种Sunco抗条锈病性状的遗传分析. 邹裕春,杨武云,Mark Sutherland. 2006

[16]条锈菌侵染后小麦体内蛋白质的变化. 彭云良,高荣,刘世贵. 2003

[17]不同小麦抗条锈基因及小麦品种在四川的有效性. 沈丽,刘泰国,唐俊华,姬红丽,彭云良. 2010

[18]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 刘正德,姚革,蒋滨,夏先全,田承权,黄光明. 2005

[19]小麦重要抗源Holdfast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冯晶,白玉路,蔺瑞明,彭云良,徐世昌. 2011

[20]应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条锈菌侵染后小麦蛋白质的改变. 李跃建,姬红丽,彭云良,高荣,高霞,刘世贵.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