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海萍 1 ; 海林 1 ; 张秀英 1 ; 胡琳 2 ; 胡汉桥 3 ; 蒲宗君 4 ; 肖世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副业生产系

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穗发芽;迟熟α-淀粉酶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6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580-5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收获时种子发芽率和面粉降落值法,于2000—2002年2个小麦种植年度,研究了黄淮、北部、长江中下游、西南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1950年以来的781个主要推广品种和新品系的穗发芽抗性。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抗性测定值在年度间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差异较大。1990年以来育成品种的穗发芽抗性与20世纪80年代相近,但明显弱于506、0以及70年代。黄淮、西南和春小麦3个麦区种子发芽率低于2%的高抗品种数分别占各自麦区供试总数的1.7%、4.5%和5.7%,而长江中下游和北部2个冬麦区的种子发芽率都在10%以上;东北春麦区品种的抗性较强,种子发芽率平均为11.2%。利用等电聚焦电泳从发芽率和降落值均偏低的品种中鉴定出异源2号、蜀万24、蜀万761、陕160、孟县4号、京411、京9428、鉴26、燕大1817、农大45、衡水6404、晋麦5号、8号、鄂麦14和克辉等15个携带迟熟α-淀粉酶基因的品种,分布在5个不同麦区。对这些品种及其亲本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有些与其亲缘关系密切的品种,却不携带迟熟α-淀粉酶基因。上述结果说明,该基因在我国五大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但具该基因的品种数量少,占供试品种数的1.9%,通过育种程序容易选择出不携带该基因的小麦品种。

  • 相关文献

[1]川麦42和川农16抗穗发芽QTL定位及聚合效应分析. 王琴,刘泽厚,万洪深,魏会廷,龙海,李涛,邓光兵,李俊,杨武云. 2020

[2]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小麦迟熟α-淀粉酶(LMA)的遗传分析. 张颙,李俊,汤永禄,杨武云,邹裕春. 2007

[3]不同氮肥对小麦生长和吸收镉的影响. 冯文强,秦鱼生,喻华,廖明兰. 2010

[4]水稻秸秆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 李俊,赖运平,张泽全,魏会廷,彭正松,杨武云. 2010

[5]小麦新品种川麦42分子特征. 李伟,杨武云,郑有良. 2004

[6]小麦新品种川麦42蛋白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李伟,杨武云,郑有良. 2004

[7]不同小麦抗条锈基因及小麦品种在四川的有效性. 沈丽,刘泰国,唐俊华,姬红丽,彭云良. 2010

[8]收获指数在小麦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宋荷仙,李跃建,冯天铭. 1989

[9]小麦不同抗白粉病基因及品种在成都平原抗病的有效性. 徐志,张英,王胜,姬红丽,倪健英,彭云良. 2019

[10]影响浓香型白酒大曲质量的小麦原料关键品质参数研究. 李朝苏,任勇,佟汉文,刘于斌,吴晓丽,李明,刘淼,郑建敏,吴舸,高春保,凌冬,唐清,张正刚,汤永禄. 2023

[11]氮肥施用量对攀西地区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吴永成,杨世民,汤永禄,袁继超,谢力,谢冰. 2007

[12]从长江流域白粒小麦地立品种中开拓抗穗发芽种质的研究. 吴兆苏,沈又佳,蒋国梁,戴大庆,蒋华仁,秦代红,江登阳. 1995

[13]抗条锈、抗穗发芽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Cereta/Aegilops tauschii783的SSR标记分析. 魏会廷,杨武云,彭正松. 2005

[14]长江上游小麦新品种(系)品质分析. 伍玲,董亚超,戴常军,李式昭,朱华忠. 2020

[15]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杨家秀,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 2001

[16]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17]四川盆地弱光照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技术途径分析. 李朝苏,吴春,李生荣,黄辉跃,王常玲. 2012

[18]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吴萧. 2001

[19]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卿明福,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郑家国,姜心禄,吴婕,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5

[20]小麦加工品质在四川生态区表达研究. 邹裕春,杨武云.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