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麦(模糊匹配)
241条记录
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的鉴定

遗传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麦(Secale cereale L.,RR)是改良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的重要基因资源,将黑麦优异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是小麦品种改良的有效途经之一。文章将四川地方品种蓬安白麦子(T.aestivum L.,AABBDD)与秦岭黑麦(S.cereale cv.Qinling,RR)杂交,染色体自动加倍获得八倍体小黑麦CD-13(AABBDDRR);通过顺序FISH和GISH分析,发现该八倍体小黑麦1RS端部与7DS的端部发生相互易位,是一个携带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染色体的八倍体小黑麦。利用八倍体小黑麦CD-13与四川推广小麦品种川麦42杂交、连续自交,获得包含60个株系的F5群体;对F5群体的58个株系进行GISH和FISH分析发现,其中13个株系含有1RS-7DS.7DL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在这13个株系中,株系811染色体数目为2n=6x=42,是稳定的1RS-7DS.7DL小片段易位系;并且1RS特异分子标记和醇溶蛋白分析表明,1RS-7DS.7DL易位染色体1RS小片段的断裂点位于分子标记IB267-IAG95之间,不包含编码黑麦碱蛋白的Sec-1位点;同时1RS-7DS.7DL小片段易位系的千粒重与川麦42相当,远远高于八倍体小黑麦CD-13,对千粒重无负作用。因此,1RS-7DS.7DL小麦-黑麦小片段易位系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1RS小片段上的优异基因及其遗传效应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RS-7DS.7DL 小片段易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4份CIMMYT小麦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新的种质资源,利用SDS-PAGE方法对144份CIMMYT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9种HWM-GS类型和14种亚基组合类型。Glu-A1位点具有1、2*与null(N)共3种类型,亚基2*占优势,占55.56%;Glu-B1位点具有7+9、17+18、7、7+8共4种类型,7+9为优势亚基,占59.72%;Glu-D1位点具有5+10、2+12这2种类型,5+10占优势,占79.86%。优势亚基组合类型为2*、7+9、5+10,占41.67%。144份材料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品质评分变幅为4~10分,平均为8.54分。在优质亚基中,Glu-A1位点具有优质亚基(l和2*)的频率为86.8%;Glu-B1位点具有优质亚基(7+8和17+18)的频率为30.56%;Glu-D1位点具有优质亚基5+10的的频率为79.86%。本试验同时筛选出一大批含优质亚基的育种资源材料。今后小麦品质育种中,还应加强对具有优质亚基2*、17+18的利用。

关键词: 小麦 CIMMYT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子鉴定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研究四川小麦品种主要矮秆基因的组成,应用Rht-B1b和Rht-D1b基因的STS标记及Rht8基因的连锁SSR标记,对26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品种(系)具有Rht8基因连锁标记的频率为54.6%,Rht-D1b基因的频率为37.4%,Rht-B1b基因的频率为15.3%。与前人的研究比较发现,四川小麦Rht8连锁标记的频率高于全国平均值,而Rht-B1b和Rht-D1b的频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这3种矮秆基因一共构成了8种组合类型。为分析不同基因组合对株高的影响,对连续种植3年的125份材料进行了测定。这些材料中,不含3种基因的类型占12.8%,仅含有Rht8的类型最多(33.6%),其次为仅含有Rht-D1b基因的类型(20%);同时含有Rht8基因和Rht-D1b基因的类型占17.6%;含有Rht-B1b基因的组合类型所占比例较少(都低于10%)。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现为:Rht-D1b>Rht-B1b>Rht8。同时具有3种矮秆基因的材料,其降秆强度最大,其次为含有2种矮秆基因的组合类型。

关键词: 小麦 四川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湿机降低小麦面层水分的试验

粮食储藏 2015

摘要:利用除湿机降低粮仓内小麦的面层水分含量,可将其降至安全水分范围,且前期除湿效率显著高于后期。对小麦面层水分含量与仓内相对湿度做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在知道其中一个变量的情况下,可通过回归方程对另一个变量进行预测。通过对传统除湿和除湿机除湿的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利用除湿机除湿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小麦 除湿 线性关系 降低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良面条小麦品种的重要品质特征包括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低黄色素含量。本研究利用3个Waxy蛋白、4个PPO活性和6个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的分子标记,对2000-2012年期间四川省审定的105份小麦品种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针对淀粉特性,含Wx-B1b基因(Wx-B1缺失)的品种有34份(32.4%),未检测到含Wx-A1b(Wx-A1缺失)和Wx-D1b(Wx-D1缺失)的品种;针对PPO活性,在Ppo-A1位点含Ppo-A1b(低PPO活性)的品种有55份(52.4%),在Ppo-D1位点含Ppo-D1a(低PPO活性)的品种有78份(74.3%);针对黄色素含量,在Psy-A1位点含Psy-A1b(低黄色素含量)的品种有56份(53.3%),未检测到含Psy-A1c的品种,在Psy-B1位点含Psy-B1b(低黄色素含量)的品种有59份(56.2%),未检测到含Psy-B1e的品种。105份品种中兼有Waxy蛋白亚基缺失(Wx-B1b)、低PPO活性(Ppo-A1b和Ppo-D1a)和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基因(Psy-A1b和Psy-B1b)的品种有10份,频率为9.5%。利用这些优质基因较全面的品种作为亲本材料,在品质育种中逐步导入上述优质基因,是综合提高四川小麦面条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麦 淀粉特性 Waxy蛋白 多酚氧化酶活性 黄色素含量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农16和川麦42在氮磷钾胁迫下养分积累、分配和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四川地区代表性品种川农16和川麦4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全营养、氮胁迫、磷胁迫和钾胁迫下的生长、养分积累、分配和利用。氮磷钾胁迫显著降低川农16和川麦42有效分蘖、籽粒产量和养分积累,氮胁迫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磷胁迫,然后是钾胁迫。氮磷钾胁迫会促进二者株高增加,磷胁迫最明显。川农16和川麦42在不同处理下部位间氮磷钾积累量差异明显。氮磷主要积累在籽粒,氮在籽粒中分配率为67.64%~77.30%;磷在籽粒中分配率为59.05%~69.41%,磷在穗部分配率为84.73%~92.46%;钾主要积累在茎中,分配率为46.87%~55.72%。氮胁迫提高二者氮钾利用效率,降低磷利用效率;磷胁迫提高氮磷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钾胁迫提高钾收获指数,降低氮磷利用效率。川农16和川麦42在氮磷钾胁迫下生长、养分积累、养分分配和养分利用差异明显。川农16在4个处理下最大分蘖、有效分蘖显著好于川麦42,川麦42的穗长、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以及单分蘖根、茎、叶和颖壳重显著优于川农16。磷钾胁迫下川麦42单分蘖根、茎、叶、颖壳和籽粒中氮磷钾积累高于川农16。同时,川麦42在氮磷钾胁迫下籽粒中养分分配率较高,养分利用效率也较优。由此可推知,氮磷钾胁迫显著影响小麦的生长,小麦的穗数、穗重受遗传基因控制。川麦42在氮磷钾胁迫下的农艺性状、养分积累、养分分配和养分利用方面优于川农16。

关键词: 小麦 养分胁迫 养分积累 养分分配 养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渍水对四川小麦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连续2年(2011—2012和2012—2013年)以川麦104和内麦836为对象,在小麦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分别进行35 d的渍水处理,研究渍水对四川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渍水减产最大,减产10%~15%,随渍水时期的后移,对产量的影响减小.苗期渍水降低了第3~6叶SPAD值、单株分蘖力和单株成穗数,降低了有效穗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期干物质量.拔节期渍水降低了第4~7叶SPAD值,孕穗期渍水降低了倒4、倒3、倒2叶SPAD值,拔节期和孕穗期渍水导致花后旗叶SPAD值下降,渐增期灌浆速率(R1)和平均灌浆速率(Rmean)下降,千粒重下降.开花期渍水对产量影响较小.表明苗期渍水是四川稻茬小麦渍害临界期.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产量 分蘖 灌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

摘要:我们在大田生产中抽取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16个小麦品种样品,进行品质分析,并对其中9个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9个品种品质性状在品种材料间差异显著,变异丰富。相关分析显示,14对品质性状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计百分率达87.73%,其中蛋白质因子的百分率最高(51.94%),其次湿面筋的百分率为16.98%。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对小麦幼胚离体后的诱变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促进四川高产小麦的发展,拓宽种质资源,用四川小麦川麦58等与北方小麦济麦22等杂交的F1代幼胚为材料,利用辐射诱变产生突变体,探讨4、6、8、12 Gy等不同辐射剂量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小麦幼胚离体后胚状体诱导率、愈伤组织的增值倍数及植株的再生率都有显著影响,所有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其中愈伤组织诱导率从0 Gy 96.04%降到12 Gy 74.74%,愈伤组织增值倍数从3.22倍降到1.41倍,增值后绿点率从54.44%降到33.36%,剂量4和6 Gy的绿点率显著低于对照,而二者无显著差异。剂量6 Gy的植株再生率为19.76%,约为对照一半左右,当剂量达到8 Gy后,植株再生率大幅度下降,由此得出6 Gy的剂量是小麦幼胚辐射适宜的诱变剂量。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辐射诱变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混合对条锈病菌毒性演变的影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四川小麦条锈病菌致病类型Su-12菌株接种不同小麦品种和及其混合组合,连续繁殖3代和9代后收集夏孢子接种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发现病菌毒性发生了显著变化。连续繁殖3代后,Su-12未再检出,但出现了1个对水源11和Hybrid46均不具毒性的未知致病类型以及4个对水源11具毒性的未知致病类型。连续繁殖9代后,条中33和2个对水源11具毒性的新未知致病类型分别出现在绵阳31、川麦107和川农10号上,而条中32、Hy-4和4个对Hybrid 46具毒性的未知致病类型则分别发生在川麦36、川麦37、川育18、混I、混II和铭贤169上。起始菌株对川麦36具毒性,但在川麦107、川育18、川农10号、铭贤169和上述6个品种的等比混合上继代培养9代后对川麦36失去毒性。将不同品种和混合组合上继代培养后C1、C3和C9代的夏孢子经铭贤169繁殖后,提取DNA经酶切、连接和预扩后,利用对四川小麦条锈病菌能够显示AFLP多态性的引物对E7(GTAGACTGCGTACCAATTCAT)/M5(GACGATGAGTCCTGAGTAAAT)和E7/M3(GACGATGAGTCCTGAGTAATC)选扩产物电泳后,各样品间未观察到AFLP多态性。以上结果表明小麦抗性品种含有的抗性基因具有定向选择作用,而在感病品种上繁殖多代后,小麦条锈病菌病菌毒性有可能减弱,多品种混合组合上繁殖的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弱于绵阳31和川麦36单播,可能与高抗品种的定向选择作用被稀释有关。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菌 品种混合 毒性变异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