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492条记录
甘蓝型核不育杂交油菜8549N的选育

中国油料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来源 1977年从甘蓝型油菜川农长角/米达斯的F4中发现一不育株,经与川油花叶等品种杂交,转育成不育系37A,再与恢复系8345组配出早熟丰产适应性广的杂交油菜8549N。 (二)不育系选育 1、37A选育 198A/川油花叶的F_1分离出不育株和可育株,从F_1起用川油花叶连续选优株回交育成37A。选育过程如下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研究

中国柑桔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首次报道柑桔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同花粉育性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采用磺基水杨酸浸提、酸性茚三酮比色法对12个柑桔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育性品种间花药游离脯氨酸含量具有极为显著的差异。育性正常型品种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很高,败育型品种其含量极低,部分败育型品种则居于二者之间。相关分析表明,花药游离脯氨酸含量同花粉萌芽率和果实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花药游离脯氨酸含量作育性指标,对供试柑桔品种进行了育性分类探讨。

关键词: 柑桔花药 花粉育性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遂宁组母质侵蚀规律的初步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遂宁组母质侵蚀小区的径流量、入渗量、侵蚀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量;影响入渗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历时;决定侵蚀量的主要因子是降雨能量。

关键词: 母质侵蚀 降雨能量 径流量 入渗量 侵蚀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茸组织分离试验

食用菌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松茸是名贵野生食用菌,在日本由于价格昂贵,而被誉为“山中钻石”。进行松茸人工栽培研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出松茸纯菌丝。笔者在富永保人博士的指导下,进行了松茸组织分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贮藏红桔的效果与方法

山西果树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红桔是不耐贮藏的水果之一,采后1月左右即开始枯水腐烂。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制出的专门用于红桔品种贮藏保鲜的新型药剂——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能使红桔品种中很难贮藏的大红袍果实,在四川江津地区11月中旬采收的情况下,贮藏2个月完全不枯水,腐果1%以下;贮藏2.5个月,果汁仍较多,腐果也只有2%。经处理的果实的糖、酸、维生素 C 和可溶性圆形物含量一般都保存较好。现将红桔专用保鲜防腐剂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凝集素的形成与抗枯萎病性关系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表明:棉花凝集素广泛存在于陆地棉、中棉、海岛棉中,种子内凝集素活性程度与品种的抗性呈正相关。棉花生长过程中,1—6片真叶期抗病种的根、茎、叶凝集素活性比感病种强,花铃期以后差异逐渐缩小;抗病种花粉凝集素的含量比感病种花粉高4倍以上,未受精胚珠差异不显著;种子形成的30天前抗、感品种的凝集素活性无差异,30天后抗病种凝集素活性逐渐增强,感病种逐渐减弱;棉株中部内围棉铃种子凝集素活性强且稳定。抗病吕种凝集素的粗提物对棉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粗提物的血凝活性可被半乳糖解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佛氏刺瘿螨空间分布和聚集动态研究(简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佛氏刺瘿螨(Aculus fockeui Nalepa & Trousessart)是四川桃产区新发现的害螨,本文探讨了该螨的种群消长和聚集动态.1 分布型将调查的7组密度资料作分布型的理论配合,经卡方(X~2)检查均不符合波构及奈曼A 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四川省杂交稻抗瘟性变化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1986-1990年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杂交稻抗瘟性变化,并进行初步分析。(1)近年来经测定川东南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7群42个,其中ZB群出现频率59.38%,为优势种群,ZC群和ZA群分别为17.99%、16.20%,其余种群在3%以下;(2)优势种群ZB群出现频率逐年下降,由1986年的72.17%下降为1990年的47.85%;(3)对我省主栽品种汕优63致病力较强的ZA群和ZB_(13)小种明显上升,汕优63分离菌株回接致病率逐年上升,而抗谱逐年下降。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杂交稻 抗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杀雄在水稻光敏两系制种上的应用研究——Ⅰ.对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杀雄效果

作物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多数早、中籼型光敏核不育系水稻在自然较长光照条件下对低温反应敏感,而温度条件在一定地区又存存相当程度的非规律性变化,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盛夏低温的影响,导致了籼型光敏核不育系不同程度可育,从而降低制种田杂交种的纯度。在尚未获得可供生产上应用的育性对光周期敏感,对温度钝感的籼型不育系的情况下,如何将现有的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北大核心

摘要:1986-1990年,采用病菌致病性测定、毒性基因分析、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和品种布局调查等方法,对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进行研究。结果指出:1987年,与流行小种25号(19.3%)相比,1985年新发现的小种29号的出现频率仅9.5%,但它的致病范围广、毒性基因谱宽、相对寄生适合度值高、哺育品种面积达7000万亩,预测29号小种将发展为主要流行小种,这与1988年鉴定结果为优势小种(28.0%)完全一致。1990年基于条中29号频率达40.3%,感病品种面积超过1亿亩,秋苗菌源多和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对该年条锈病大流行做了准确预报。为抗病育种、品种布局和条锈病流行的长期测报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毒性基因 相对寄生适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