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高产栽培(模糊匹配)
19条记录
杂交玉米新品种华试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阐述了华试3号的选育经过与产量表现,介绍了此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施肥、采收、制种等方面,总结了华试3号的栽培要点,以期为新品种华试3号的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华试3号 杂交玉米 选育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玉米新品种绿单50的选育与高产栽培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摘要:玉米新杂交种绿单50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粮饲兼用的强优势杂交种,2008年通过四川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较高、株型较好、果穗长、出籽率高、抗玉米主要病虫害,适宜净作或间套种植,是一个适合四川省及西南玉米产区平坝、丘陵、低山区及类似地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绿单50 玉米育种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宜香229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2292为材料,在四川南部主要针对基本苗、施肥水平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设置了9.0、18.0和36.0万株/hm23种水平的基本苗;3个施肥水平,水平1为纯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60kg/hm2,水平2为纯N 112.5 kg/hm2、P2O556.25 kg/hm2、K2O 90 kg/hm2,水平3为纯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结果表明宜香2292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要求基本苗随之提高;在相同基本苗水平和相同肥力水平下,适度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香2292 高产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2008

摘要:以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10号为材料,于2007年在四川南部针对宜香10号的基本苗、施肥水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宜香10号耐肥力较强,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要求有较多的基本苗.在相同的肥力水平下,增加基本苗,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香10号 高产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CIMMYT小麦穿梭育种中的农艺学合作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回顾了四川省农科院与CIMMYT在小麦穿梭育种中的农艺学合作研究历程,以小麦穿梭育种的第一个突破性新品种川麦30的高产栽培研究与示范推广为典型案例,探讨了突破性新品种与农艺学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了系统设计、高产栽培和农民参与式研究在品种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穿梭育种 高产栽培 系统设计 参与式研究 技术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东南冬水田地区籼稻良种高产栽培规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CSCD

摘要:1978~1996年, 以 25个早、中籼良种为材料,先后进行 18年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地区籼稻良种高产栽培规律。结果表明:(1)籼稻高产栽培技术中,品种间播种期、播种量、移栽叶龄、每穴栽秧量和施氮量的差异不显著,而栽插密度和最适有效穗数品种间差异极显著;(2)高产栽插密度分别与施氮量和品种着粒数是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高产最适有效穗数与品种着粒数是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已知品种着粒数就可确定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3)品种着粒数决定高产栽培密度和有效穗数,是由于着粒数分别与倒1、2、3叶的长、开张角、披垂度是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即品种着粒数越高,株型越松散,反之,株型越紧凑。

关键词: 冬水田 籼稻良种 高产栽培 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各叶面积与叶效率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摘要:以汕优63为材料,进行各叶位的叶面积对叶效率的影响和5项栽培措施与叶面积大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叶位的叶面积均与其叶效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倒4及以下叶对穗部灌浆结实的作用程度与基部光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田采取适当密植、减少施氮量、氮肥重底结合施穗粒肥、等行距栽培等途径,可显著减小上部3片叶面积,提高叶效率和倒4及以下叶片的灌浆结实作用而获高产。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叶面积 叶效率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生态区玉米新杂交种川农单交9号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密度,肥料反应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解析,求出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及相互作用,寻出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本文得出的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为:盆中、盆周和盆东高产区亩植密度3500株左右,亩施有效氮约11.0公斤,有效磷约5.0公斤;盆东低产地带亩植2813—3271株,亩施有效氮9.6—11.6公斤,有效磷3.2—5.2公斤。

关键词: 玉米(45CJ 49EJ) 高产栽培 数学模型(30S 58AA) 密度 氮肥 磷肥(34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3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四种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1)密度、氮素和磷素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均有一定影响,但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品种各因素作用顺序及方式不一致;(2)不同生态区各品种采取一定的农艺措麓组合,均可获得较高耔粒产量;(3)本文得出的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取值范围为,每亩密度2813—4185,亩需有效氮6.9—13.5公斤,有效磷2.7—9.0公斤。

关键词: 玉米(45CJ49EJ) 高产栽培 旋转设计 生态区 栽培(49EA) 环境生态学(45AF)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