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豇豆(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成都平原豇豆根腐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四川成都平原豇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本研究采集6个不同县(市)豇豆苗期和成株期的根部病样,通过组织分离与单孢纯化,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并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组织共分离获得122株真菌单孢分离物,苗期105株,成株期17株;经病菌形态特征及基于rDNA ITS序列分析,将这些菌株鉴定为茄腐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其中尖镰孢菌(F.oxysporum)为优势菌种,分离频率为81.1%,但成株期病菌均为尖镰孢菌.采用孢子悬浮液浸根接种结果显示,各菌种代表菌株均可引起豇豆发病,表现为植株萎蔫、落叶、倒伏,根部开始出现褐色病变,根系坏死腐烂,且维管束呈红褐色.

关键词: 成都平原 豇豆 根腐病 镰孢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萌芽期耐冷性综合鉴定与评价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个豇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下(14℃)下能够发芽的43个品种低温胁迫与常温对照的相对发芽率(RGR)、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发芽活力指数(RVI)、相对胚根长(RRL)、相对胚根鲜质量(RRM)、相对总鲜质量(RTM)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对14℃条件下发芽的43个品种进行萌芽期耐冷性分析。结果表明,统计的相对发芽率(RGR)、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发芽活力指数(RVI)、相对胚根长(RRL)、相对胚根鲜质量(RRM)、相对总鲜质量(RTM)6个指标仅相对发芽率(RGR)与相对胚根长(RRL)的相关性不显著,其他各指标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耐冷性综合评价D值,利用聚类分析法对D值进行分类,将参试的43个豇豆的耐冷性分为4类:Ⅰ类(耐冷型)、Ⅱ类(中度耐冷型)、Ⅲ类(耐冷较差型)、Ⅳ类(冷敏感型);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适宜评价不同豇豆品种萌芽期耐冷性的最优回归方程:D=-0.357+1.032 X2+0.404 X3+0.555 X6。研究筛选到耐冷型豇豆品种7个,冷敏感的品种9个。

关键词: 豇豆 萌芽期 耐冷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新品种绵紫豇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绵紫豇1号是从龙豇24单株优选株系403-2和春秋红紫皮长豇豆优选株系2441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紫色豇豆新品种。中熟,生育期71 d(天)左右。始花节位为第5~6节,花淡紫色,种子肾形,红褐色。商品荚长45~55 cm,单荚质量15 g左右,紫红色,肉厚,粗细均匀,顺直不弯曲,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少。综合性状优良,花青素含量为0.97 mg·g~(-1)。春季栽培产量为1 800~2 100 kg·(667 m~2)~(-1),适宜四川豇豆产区种植。

关键词: 豇豆 绵紫豇1号 紫红色 系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的豇豆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四川成都发生的豇豆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为豇豆根腐病的药剂防治提供依据。采集了成都市豇豆种植区豇豆根腐病病株,经常规组织分离并纯化获得116株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镰孢菌中有10株为Fusarium commune,分离频率为8.62%。对该10株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均为致病菌株;其中MW4-11菌株致病性最强。该致病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致死温度为70℃。选用7种杀菌剂通过平皿培养法对MW4-11菌株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该致病菌株的毒性最强,EC50为0.030μg/mL。

关键词: 豇豆 根腐病 镰孢菌 Fusarium commun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的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和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筛选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探索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最佳指标,获得豇豆成株期较强耐冷性种质资源。【方法】以50个豇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低温的方法,测定了冷害指数、嫩荚粗、嫩荚重、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平均荚长5个形态学性状以及电导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阴离子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13个生理学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对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豇豆成株期的耐冷性与嫩荚粗、单株产量、单株结荚数、豆荚长、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相对值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酸含量的相对值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13个与豇豆成株期耐冷性相关性显著的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耐冷性综合评价D值,利用聚类分析法对D值进行分类,将参试的50个豇豆的耐冷性分为4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可评价不同豇豆类型的成株期耐冷性最优的回归方程:D=-0.481+0.210~*X_1+0.157 X_3+0.494 X_5+0.128X_(10)+0.178X_(11)。筛选到了耐冷指数、相对单株产量、相对豆荚长、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作为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耐冷性极强的豇豆种质1份,耐冷性较强的豇豆种质12份。

关键词: 豇豆 成株期 主成分分析 模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中熟豇豆新品种绵豇7号的选育

长江蔬菜 2017

摘要:绵豇7号是从湘豇1号×之豇28-2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的常规豇豆新品种。早中熟,生长势强,分枝少,主蔓结荚为主,春季播种至始收68 d左右。商品荚长圆条形,荚色浅绿,荚长56 cm左右,单荚质量15 g左右,肉厚,粗细均匀,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少,商品性好。春季每667 m2嫩荚产量2 200 kg左右。适应性广,可作春露地及秋季栽培。

关键词: 豇豆 绵豇7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冬—玉米—豇豆高效立体套作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总结了麦冬—玉米—豇豆高效立体套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麦冬 玉米 豇豆 高效 立体套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中熟豇豆新品种绵豇8号的选育

长江蔬菜 2015

摘要:绵豇8号是以红嘴燕为母本,以翠皮肉豇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早中熟,生长势强,主蔓结荚为主,春季播种到始收68 d左右。商品荚浅绿色,荚长56 cm左右,单荚质量17 g左右,肉厚,粗细均匀,品质优,商品性好。春季每667 m2嫩荚产量2 200 kg左右,适应性广,耐病性强,可作春露地及秋季栽培。

关键词: 豇豆 绵豇8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方法分析豇豆中水胺硫磷等37种农药残留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GC/MS法同时测定豇豆中水胺硫磷等3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农药经过乙腈提取,NH2/CARBON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HP-5MS(30 m×0.25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后,用GC/MS选择离子模式进行测定。农药在0.020~0.500 mg/L时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0)。农药在0.10 mg/kg的添加水平时,回收率为73%~126%,RSD(n=3)为4.3%~14%。方法适用于豇豆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测定要求。

关键词: GC/MS 水胺硫磷 农药残留 豇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豇豆病虫害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生物多样性,将不同抗性的豇豆品种与辣椒、苦瓜、西红柿、洋姜、落葵等作物进行多样性种植,根据豇豆田间主要病虫害和天敌的发生发展情况,品种的抗性,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天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不同组合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效应调查,结果表明:①生物多样性种植对病虫害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对白粉病的平均控效幅度为19.82%~80.62%;对豆荚螟的控效幅度为11.11%~66.67%,红蜘蛛为21.53%~47.4%,斑潜蝇为11.5%~45.8%。②不同组合及其栽培方式的增产效果不同。增产因组合不同而不同,幅度为600~3390 kg/hm2。③天敌总数间作比净作增加30.56%.④诱导植物美菘菜和金盏菊对斑潜蝇有很好的效果,早期叶片受害率为达90%以上;美菘菜对菜青虫的效果最好,高峰期叶片受害率达100%。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豇豆 病虫害 控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