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群体(模糊匹配)
5条记录
高赖氨酸玉米F2∶3群体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荃玉9号(F1)是由玉米自交系Y3052和18-599杂交获得,并通过国家审定的高赖氨酸、强优势玉米杂交种.构建了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荃玉9号F2∶3群体,共240个家系,并对该群体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穗粗、轴粗、粒深、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共9个穗部性状的变异系数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百粒重外其余穗部性状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单株产量.单株产量与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粒深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前3位穗部性状为行粒数、粒深和穗粗.

关键词: 玉米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群体 荃玉9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芽温度对紫色马铃薯种薯萌芽、植株生长和结薯大小分布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催芽温度对马铃薯生产和结薯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1.5、10~15℃(室温)、20℃3种温度,进行播种前催芽处理。【结果】种薯萌芽速度随催芽温度升高而加快,催芽结束时,室温和20℃催芽处理,芽粗、芽长、芽数都显著高于1.5℃处理;种薯萌芽过程中,ABA含量呈下降趋势,催芽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而IAA、CTK和G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播种出苗后,催芽温度越高,主茎数越多,但茎粗也越低;株高在植株生长前期随催芽温度增加而提高,在植株生长后期催芽温度越高,株高越低;室温和20℃催芽处理鲜薯产量分别较1.5℃催芽处理提高15.3%、15.6%,单株结薯数分别提高18.8%和23.9%,同时≥90 g薯块比例减少,30~60 g薯块比例增加,但并未对商品薯率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播种前适当提高催芽温度可以提高群体数量,增加结薯个数,增加产量,改变薯块大小分布。

关键词: 马铃薯 温度 群体 结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油熟制下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群体构成及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中低肥力的稻-油熟制稻田的氮肥运筹提供参考,利用杂交稻品种Ⅱ优7号、渝香203在稻-油熟制的中低产田进行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群体构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150kg/hm2水平范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均逐渐增加,再增加施氮肥时产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施氮量在150kg/hm2水平时产量最高,农学利用效率(AE)最经济;施氮量对群体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群体LAI值在7左右时,容易形成高产;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量为210kg/hm2时成穗率最低。

关键词: 稻-油熟制 杂交水稻 施氮量 群体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2

摘要:针对稻麦两熟田机插秧生产中采用"重底(复合肥25 kg)+早追(尿素10 kg)"施肥方式存在的返青迟、前期分蘖少、后期群体大但小分蘖多、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了3种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肥施复合肥25 kg+碳铵2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发生早,群体形成快,穗数和着粒数适中,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高,产量可达599.20 kg/667 m2,施肥比较效益140.58元/667 m2;采用"底肥施碳铵50 kg、追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秧返青分蘖快,群体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达591.64 kg/667 m2。

关键词: 机插秧 施肥方式 氮肥 群体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杂粮作物 2007

摘要:应用轮回选择方案对甘薯进行高淀粉群体改良,对得到的三轮群体C0、C1、C2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2群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产量性状薯干、鲜薯重增幅最大,但烘干率和淀粉率提高难度较大。遗传相关分析、通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鲜薯重、烘干率对单株薯干产量的贡献最大,群体薯干产量的提高是控制单株薯干的性状得到合理的改善以及这些性状之间或与其它性状之间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 高淀粉 甘薯 轮回选择 群体 改良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