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簇毛麦(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2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簇毛麦与7182杂交获得的抗条锈病新种质V832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和遗传分析,明确V832含有的抗病基因以及细胞学特性.[方法]以V832、感病对照铭贤169及其杂交后代F1、F2、F3和BC1群体为材料,采用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菌系)Su11-4、Su11-7、CYR23、CYR29、CYR32、CYR33和CYR34对供试群体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分析抗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V832含有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进行鉴定.[结果]V832在苗期对7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其抗性可能来源于簇毛麦.V832对Su11-7和CYR32的抗病性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GISH分析表明V832含有来自簇毛麦的染色体片段,是一个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结论]簇毛麦易位系V832对我国目前流行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可以作为抗源在我国小麦抗条锈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簇毛麦 抗病基因 易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簇毛麦3V染色体在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下的传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份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新型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抗性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索簇毛麦3V染色体在不同小麦背景中的传递特性,对其育种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将CD-3与地方小麦品种开县罗汉麦(KL)和推广小麦品种川麦42(CM42)分别进行正反交,F1杂种自交后获得F2群体。随后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了F2群体3V的传递行为并调查了F2植株的条锈抗性。结果显示:(1)4个组合中(CD-3/KL、KL/CD-3、CD-3/CM42和CM42/CD-3)F2 3V传递率为20.45%~34.94%,都极显著低于理论值(75%),组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3V传递率在CM42和KL背景中传递率较低,且二者遗传背景对其传递率无影响。(2)组合CD-3/CM42 3V的结构变异频率最高,与组合CD-3/KL和CM42/CD-3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遗传背景对染色体结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3)4个组合中,携带2条3V的植株均有较好的条锈抗性,携带1条3V的植株则表现感病或中抗,与亲本CM42或KL抗性一致,表明3V上的条锈抗性基因能在CM42和KL两种不同的遗传背景中能正常表达。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条锈抗性基因提供了遗传信息,为小麦改良提供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簇毛麦 3V染色体 传递率 染色体结构变异 条锈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麦37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系)的6VS/6AL易位染色体结构演变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绵麦37是四川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含6VS/6AL易位染色体,高抗白粉病。为了明确6VS/6AL在其衍生品种中的传递情况,本研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和ND-FISH技术对内麦8号、绵麦37的衍生品种(系)和部分相关亲本共1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麦8号、绵麦37及其9个衍生品种(系)都含有1对6VS/6AL易位染色体,其中内麦8号、绵麦37、绵麦51、绵麦285、绵麦1416、绵麦1419和绵麦1618的6AL长臂上带有寡核苷酸探针Oligo-713的信号,而其余4个衍生品种(系)的6VS/6AL染色体无该探针信号,说明绵麦37衍生品种(系)中的6VS/6AL染色体出现了新型结构变异。根据系谱和其他亲本的ND-FISH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这种结构变异是由6VS/6AL易位染色体与小麦6A染色体在长臂上发生重组交换引起的。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ND-FISH 6VS/6AL染色体 结构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