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全氮(模糊匹配)
5条记录
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在土壤全氮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组不同全氮含量的土壤样品(梯度为0%~0.06%、0.06%~0.1%、0.1%~0.2%、0.2%~0.3%、0.3%~0.4%和0.4%~0.5%)和4份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全氮含量,并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相关性及检测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全氮含量的检测,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都接近于真实值,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相对误差(RE)值,可确定杜马斯燃烧法精密度更高,且准确度更好;对于含氮量范围为0%~0.06%的样品,两种方法的测定值之比(D/K)为0.692~0.965,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00%~9.96%,测定结果不稳定,两种方法的测定值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但R2仅为0.9049;而含氮量大于0.06%的样品,两种方法的测定值之比(D/K)为0.940~1.104,变异系数均小于5%,测定结果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R2=0.9979).在检测成本方面,完成相同数量样品检测,杜马斯燃烧法所需时间和人力都约是凯氏定氮法的1/2.因而,杜马斯燃烧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土壤全氮检测方法,对于含氮量范围为0%~0.06%的土壤样品,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而对于含氮量大于0.06%的土壤样品,杜马斯燃烧法更加适用.

关键词: 土壤 全氮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关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川中丘陵区29个乡镇500个土样的有机质和全氮的检测发现,川中丘陵区有机质含量为7.48~43.05 g/kg,平均为18.53 g/kg,主要处于Ⅱ级丰富水平和Ⅲ级中等水平,Ⅱ级和Ⅲ级所占比例分别为63.4%和27.4%。全氮含量为0.55~2.55g/kg,平均为1.27 g/kg,含量主要处于Ⅱ、Ⅲ和Ⅳ级,各级所占比例分别为49.8%、21.6%和22.4%。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79,线性回归方程为TN=0.053OM+0.29,换算系数0.046~0.103,平均0.070。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有机质 全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免耕对土壤氮、有机质及物理性状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1

摘要:采用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4年后,测定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全氮、有机质、容重和总孔隙度。结果表明,速效氮0~5 cm土层与CK差异小,5~15 cm土层比CK高出40%左右;全氮0~5 cm土层比CK低0.019个百分点,5~10 cm、15~20 cm土层比CK高0.010个百分点左右,10~15 cm土层比CK高0.016个百分点;有机质0~5 cm土层比CK低0.5个百分点,5~20 cm土层比CK高0.2个百分点左右;土壤容重0~10 cm土层低于CK,10~20cm土层则高于CK;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逐层降低,0~10 cm土总孔隙度高于CK,10~20 cm土层则相反。

关键词: 免耕撬窝移栽 速效氮 全氮 有机质 容重 总孔隙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对嘉兴土壤氮磷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农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嘉兴市水稻田、菜地、果园、畜禽养殖、农村庭院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氮、磷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TN、TP、Olsen P含量均呈自上层向下层逐渐降低的趋势。(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cm土层土壤TN含量差异显著,而40~80cm土层土壤TN含量差异不大。(3)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80cm各土层土壤TP、Olsen P含量的差异均显著。在0~80cm土壤剖面中,养殖场、庭院、果园、菜地土壤TP平均含量分别为水田土壤的4.0、2.1、1.9、1.8倍;土壤Olsen P平均含量分别为水田土壤的35.5、10.6、10.0、4.4倍。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 垂直分布 速效磷 全氮 全磷

嘉兴农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沟渠底泥中的氮磷形态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沟渠是农田氮、磷营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的通道.对嘉兴大田、集约化菜地、集约化果园、集约化养殖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村沟渠0~5 cm表层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7个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氮)为1 560~7 480mg/kg,其中w(交换态氮)为31.15~704.38 mg/kg,占w(全氮)的1.29%~10.01%;交换态氮中以铵态氮为主,占w(交换态氮)的62.15%~100%.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磷)为580~6 420 mg/kg,w(碳酸氢钠溶解磷)为19.53~359.72 mg/kg,占w(全磷)的2.05%~18.96%;w(水溶性磷)为0.29~18.88 mg/kg,占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1.11%~14.63%.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P<0.01),集约化养殖场沟渠底泥中的w(全氮),w(交换态氮),w(铵态氮),w(硝态氮),w(交换态氮)/w(全氮),w(全磷),w(水溶性磷),w(碳酸氢钠溶解磷)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底泥w(全氮),w(交换态氮),w(铵态氮)和w(硝态氮)两两间以及w(全磷),w(水溶性磷),w(碳酸氢钠溶解磷)两两间均在α=0.01时显著相关,w(全磷)与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相关性(r=0.81,P<0.01)好于与w(水溶性磷)的相关性(r=0.51,P<0.01).

关键词: 沟渠底泥 全氮 硝态氮 铵态氮 全磷 碳酸氢钠溶解磷 水溶性磷 土地利用方式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