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耕作方式(模糊匹配)
16条记录
耕作与肥药减量化方式对水稻田间病虫草害及产量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在不同耕作方式下,肥料与农药的减量化方式对水稻田间病虫草害发生及水稻干物质转运和产量的影响,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耕作防治杂草方式(浅旋+常规除草剂用量、深耕+70%常规除草剂用量),副区为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方式(常规病虫药剂用量、S-诱抗素+70%病虫药剂用量、植物激活蛋白+70%病虫药剂用量),副副区为施肥方式(传统化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施用下减氮20%),研究田间病虫草害发生、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构成因素与肥药减量化措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深耕且减少30%除草剂用量下,分蘖期田间的莎草科、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发生显著低于常规除草剂用量的浅旋耕作,成熟期水稻干物质量较浅旋耕作高2.4%-16.2%.喷施S-诱抗素或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有利于分蘖期田间杂草发生,但水稻植株稻曲病发生减轻8.2%-17.2%,齐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输出和转化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杂草和稻曲病的发生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叶片和茎鞘的干物质输出量呈显著正相关.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且减少30%的化学农药用量,或施用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且减少20%的氮投入,均未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深耕耕作方式下喷施S-诱抗素处理的水稻产量表现最好.本研究表明,通过深耕、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等方式结合,能有效地控制田间杂草,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量.在减少水稻的化学药剂与肥料用量的同时,实现水稻的稳产增效.(图1表6参40)

关键词: 水稻 耕作方式 肥药减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成都平原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影响,探讨Cd污染耕地最优的耕作方式,在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 2年定位试验,研究翻耕秸秆还田、翻耕无秸秆、旋耕秸秆还田、旋耕无秸秆、免耕秸秆还田和免耕无秸秆处理对作物产量以及收获物、秸秆和土壤中重金属Cd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旋耕和免耕相比,翻耕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麦籽粒和水稻稻谷中的重金属Cd含量.相同耕作方式下,是否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和水稻稻谷中的Cd含量影响不显著.在翻耕条件下,表层土壤有效Cd和总Cd含量、小麦和水稻秸秆中Cd含量均显著低于旋耕和免耕处理.因此,从保证作物产量和降低农产品Cd含量的角度出发,翻耕可作为成都平原轻中度Cd污染耕地水稻-小麦安全生产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Cd污染 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个轮作周期的定位试验,研究了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直播油菜产量、养分积累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油轮作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8个耕作与施肥处理:免耕不施肥(NCK)、旋耕不施肥(RCK)、免耕撒施(NS)、免耕穴施(NHF)、免耕条施(NBP)、旋耕撒施(RS)、旋耕穴施(RHF)、旋耕条施(RBP),分析了油菜成熟期氮、磷和钾养分积累规律、肥料利用率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1)与免耕相比,土壤旋耕方式下,油菜根、茎、枝、角果壳和籽粒中的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6.9%、14.0%、19.3%、9.5%和4.2%,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5.3%、34.6%、17.9%、7.8%和4.8%,整株氮、磷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4.8~22.5和2.1~2.9 kg·hm-2,增幅达13.0%和11.6%(P<0.05)。油菜根部养分含量对耕作方式差异响应较敏感,旋耕方式下根部氮、磷积累量及分配比例较免耕方式均明显提高。2)与撒施相比,肥料穴施和条施能显著提高成熟期油菜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根、枝、角果壳和籽粒的氮含量分别提高34.5%、36.4%、31.6%和12.8%,整株氮积累量增加9.2~27.4 kg·hm-2,增幅达6.9%~18.3%。油菜磷素和钾素的吸收利用对施肥方式的响应不及氮素。3)旋耕较免耕,肥料穴施、条施较撒施均能提高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RHF处理的籽粒产量与氮肥利用率最高,与NS处理相比,产量显著提高16.1%,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6.8%、13.4%和16.2%(P<0.05)。因此,土壤旋耕与肥料穴施结合是该地区油菜高效生产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在油菜大面积生产中,旋耕条件下应选择穴施和条施,免耕条件下以穴施为宜。

关键词: 油菜 耕作方式 施肥方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率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20

摘要:以油菜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试验,探讨丘陵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在四川南充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免耕覆盖、旋耕还田和秸秆粉碎、整秆还田共4种方式下秸秆腐解率和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析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后混土还田降解速度最快,可以有效地将秸秆养分释放回土壤中;随着时间的变化,N、P2 O5、K2 O、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均有下降趋势,秸秆粉碎旋耕混耙还田的养分释放率和秸秆腐解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秸秆养分释放规律为K2 O最高,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的秸秆释放出85%以上的钾素,在大面积生产上钾素肥料施用量应减少,以此提高钾肥利用率.根据秸秆腐解后养分释放情况分析,秸秆粉碎加旋耕还田是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秸秆腐解率 养分释放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下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和气候条件对成都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本文运用2005-2011年冬小麦3种耕作方式(周年旋耕无秸秆还田CK,麦免稻旋WZRR,麦稻双免WZRZ)籽粒产量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因素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基本上一致。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动态表明:伴随籽粒产量水平的上升,拔节-抽穗期日平均温度的促进作用将不断增强,拔节-抽穗期的日最低温度,日照时数和抽穗-成熟期日照时数的正面影响均逐渐减弱;抽穗-成熟期日最高温度对籽粒产量的抑制作用随着产量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加强。

关键词: 小麦 耕作方式 气候条件 籽粒产量 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紫色土坡耕地N_2O排放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两个因素对紫色土坡耕地玉米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分别对不同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下玉米产量、玉米生育期的径流和氮素损失量和施肥后的N_2O排放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横坡垄作并覆盖秸秆的处理地表径流为14.4 mm,在所有处理中最小。平作+覆盖处理的壤中流损失氮量最低,仅为16.0 kg·hm~(-2),顺坡+覆盖处理的壤中流氮素流失最大,为33.1 kg·hm~(-2)。顺坡+覆盖处理对应的N_2O排放量最高,为0.8 kg·hm~(-2),平作和平作+覆盖处理对应的N_2O排放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53和0.56 kg·hm~(-2)。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都对N_2O的排放产生影响,其中耕作方式影响程度较低,接近显著水平(P=0.132),而覆盖方式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4)。平作+秸秆覆盖是最佳的降低N_2O排放的耕作方式,横坡垄作则是最佳的水土保持耕作方式,而顺坡垄作则在N_2O排放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效果均不理想,是最不应采用的耕作方式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覆盖 N2O 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翻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翻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松35 cm+免翻耕和深松35 cm+旋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氮、磷、钾的含量,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作物产量。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广西玉米主产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35 cm+旋耕和35cm+免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根冠比;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土壤水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和覆盖对烟草产值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摘要:通过3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烟草产值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免耕处理大22.72%和37.23%,轮作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连作处理大1.83%和19.41%,秸秆还田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不还田大3.55%和2.4%,说明翻耕轮作和秸秆还田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特别是在轮作条件下翻耕对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有显著作用;另外免耕处理、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分别较翻耕处理分别大35.14%、9.92%、9.57%、4.40%和34.16%,特别是在免耕条件下,连作烟田土壤PH值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较轮作烟田分别大2.01%、48.68%、73.09%、11.45%、7.71%、7.31%、47.68%和11.78%,说明免耕和连作处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全量和有效量的残留,因此,从培肥地力的和烟草生产可持续的角度考虑,免耕条件下连作处理是最适宜于当地土壤地力培肥的从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的角度考虑,绿肥-烟叶→绿肥/小麦/玉米→绿肥-烟叶轮作处理是最适宜该区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烟草 耕作方式 覆盖方式 产值 土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和覆盖对烟草产值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3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烟草产值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免耕处理大22.72%和37.23%,轮作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连作处理大1.83%和19.41%,秸秆还田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不还田大3.55%和2.4%,说明翻耕、轮作和秸秆还田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特别是在轮作条件下翻耕对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有显著作用;另外免耕处理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分别较翻耕处理分别大35.14%、9.92%、9.57%、4.40%和34.16%,特别是在免耕条件下,连作烟田土壤PH值、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较轮作烟田分别大2.01%、48.68%、73.09%、11.45%、7.71%、7.31%、47.68%和11.78%,说明免耕和连作处理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全量和有效量的残留,因此,从培肥地力的和烟草生产可持续的角度考虑,免耕条件下连作处理是最适宜于当地土壤地力培肥的。从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的角度考虑,绿肥-烟叶→绿肥/小麦/玉米→绿肥-烟叶轮作处理是最适宜该区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烟草 耕作方式 覆盖方式 产值 土壤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