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态环境(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不同生态环境对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羊肚菌挥发性物质,探讨其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生态环境的羊肚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羊肚菌样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了7类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比例最高,酯、醇、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量其次,酮、呋喃含量最低;不同生态环境样品在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及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某些挥发性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生境特异性;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个类群,相同生境驯化栽培样品聚为一类.该研究结果可为羊肚菌驯化栽培和后期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羊肚菌 生态环境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环境对羊肚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不同生态环境下(包括平原、高原、丘陵、山区)羊肚菌样品的非挥发性呈味物质(5′-核苷酸、呈味氨基酸、可溶性糖、糖醇、有机酸)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区分和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羊肚菌样品中检测到8种可溶性糖、1种糖醇及8种有机酸,种类丰富,含量不同,不存在一定规律性;5′-核苷酸种类齐全,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等鲜浓度处于第二水平(100g MSG/100 g

关键词: 羊肚菌 生态环境 非挥发性呈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环境对郑单958部分数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郑单958为材料,对7个不同玉米DUS测试地点12个量测数量性状观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双标图分析,探索同一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DUS测试观测其量测数量性状表达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各个数量性状在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地点间的差异明显高于年份间,部分性状达到极显著差异。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和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等2个性状最稳定,可被用作区分或描述品种的"可靠性状"。郑单958在高纬度地区具有表型值大、生育期长等特点,随着纬度降低各性状表型值有递减的趋势。抽穗期在杨凌、济南等中等纬度地区表现最短,即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最早,叶片宽度最窄。抽穗期等稳定性较差但较重要的性状适宜安排在该品种所在生态区的测试点进行测试。

关键词: 玉米 生态环境 DUS测试 数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和外观品质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粳稻秋光(程氏指数22)和籼稻七山占(程氏指数7)正反交,分别在华南籼稻区广东(N23°08',E113°14')、西南籼稻区四川(N31°07',E104°22')、长江中下游籼粳交错区上海(N31°14',E121°29')和东北粳稻区辽宁(N41°48',E123°25')同时构建重组自交系(RIL),测定不同生态区RIL程氏指数、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分析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差异及其与生态条件、籼粳属性及稻谷粒形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生态区RIL大部分株系为中间类型(偏籼型或偏粳型),四川、广东、辽宁、上海中间类型比例依次为86.84%、81.45%、82.82%和72.45%。不同生态区间绝大多数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籼粳类型间仅部分地区糙米率和白度值差异达显著水平。千粒重与稻谷粒长、粒宽大多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除上海外糙米率与稻谷粒长极显著负相关,四川和广东地区糙米率与稻谷长宽比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稻谷粒长负相关(广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与稻谷长宽比相关不显著(除上海外)。垩白粒率与稻谷粒宽显著正相关,与稻谷粒长和长宽比有负相关趋势,但是相关程度低于粒宽。总体上籼粳稻杂交后代品质性状有辽宁和上海优于四川和广东,生态区间差异大于籼粳类型间差异的趋势。整精米率主要受稻谷粒长影响,垩白粒率更偏向由稻谷粒宽决定,长宽比对二者的作用有所降低,粒形与品质性状的关系较育成品种变得更为复杂,生产上粳稻品质性状优于籼稻的遗传、生态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籼粳稻杂交 重组自交系 生态环境 粒形 碾磨品质 外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环境及选育方式对籼粳稻杂交后代谷粒形状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F2群体(A:中优早8号/丰锦,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辽宁、四川、上海和广东种植,研究生态环境及选育方式对籼粳稻杂交后代谷粒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群体粒形的次数分布均接近正态分布,表现数量性状遗传特点,育种者可以从中选择出具不同粒形的品种。生态环境对粒形有极显著的影响。上海和广东的谷粒长宽比大,辽宁和四川的谷粒长宽比小。与辽宁和四川相比,上海和广东的粒长显著增加,而粒宽变化不显著。单粒传、系谱法和混合法三种选育方式对粒形影响不显著。即使籼粳稻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育种者若仅按高产目标去选择而不是刻意选择粒形性状,南方稻区仍以长粒形品种为主,北方稻区仍以短圆粒形品种居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生态环境 选育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亚种特性的关系。【方法】以辽宁育成的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1:中优早8号/丰锦、RIL2: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穗部性状和亚种特性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穗部形态、解剖性状与亚种特性都发生了极显著的变化。从辽宁到四川,穗颈粗和穗颈大维管束数极显著减少,第二节间小维管束数和大维管束比极显著增加,结实率特别是二次枝梗结实率极显著下降,程氏指数更加偏粳。穗颈大维管束数、大小维管束比、大维管束比、结实率和千粒重在亚种类型间差异显著。穗颈节间维管束数目与穗"库"结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充实特性相关不显著;相反,亚种特性与穗"库"结构性状相关不显著,而与籽粒充实特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的穗部性状有极显著的影响。依穗颈粗去选择维管束性状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穗颈大维管束数、籽粒充实特性、程氏指数三者之间互相制约,北方的育种者要在实践中统筹兼顾。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杂交 亚种特性 穗部性状 重组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后代中的穗型指数与亚种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F6群体(RILSA:中优早8号/丰锦;RILS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四川和辽宁种植,研究穗型指数(PTI)与亚种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PTI在籼粳交后代中表现连续变异,籼粳交可以创造大量具不同PTI的株系,可以作为理想穗型选育的来源。生态环境对PTI有显著影响,从辽宁到四川,PTI显著变小。PTI与大多数亚种特征性状呈显著负相关。PTI在不同亚种类型间有明显差异,总体上有籼(H)>偏籼(H′)>偏粳(K′)>粳(K)的趋势,但PTI不可以作为判别亚种类型的依据,因为籼粳交后代中的PTI在不同亚种类型间交错重叠。PTI与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大多呈负相关,两群体中绝大多数株系的PTI为中下部优势型,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交 穗型指数 亚种特性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优早8号×丰锦F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在辽宁和四川两个不同的生态区种植,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材在两个地区都呈偏粳分布。不同生态条件下亚种特征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上四川表现比辽宁更加偏粳。进一步分析显示,籼及偏籼型四川比辽宁表现更加偏籼,而粳及偏粳型更加偏粳。生态条件对程氏指数6性状的影响因性状而异,1-2穗节长、叶毛四川比辽宁偏粳,籽粒长宽比、抽穗时壳色四川比辽宁偏籼。生态条件对程氏指数6性状间和程氏指数与维管束性状间的相关性也有显著影响。籼粳稻杂交后代的维管束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有显著变化,四川穗颈大维管束数比辽宁明显减少,而穗颈小维管束数和第二节间小维管束数明显增加,大小维管束比降低,大维管束比增加。总体上虽然有大小维管束比籼型>粳型,大维管束比籼型<粳型的趋势,但是大小维管束比和大维管束比不能作为籼粳稻分类的指标,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特性与维管束性状已经重新组合。

关键词: 水稻 生态环境 籼粳杂交 籼粳亚种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名茶品质的生态环境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裸露茶园和林茶间作茶园名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的分析表明,林茶间作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名茶品质的提高,其代表茶汤鲜爽度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裸露茶园,而代表茶汤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则明显低于裸露茶园,这有利于改善名茶尤其夏秋名茶的茶汤滋味。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名茶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旱坡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其重要内容 ,天然林禁伐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其主要措施。旱坡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也应该是其主要措施之一。以四川省为例 ,目前水力侵蚀面积已占全省幅员面积的 4 4 4 % ,比 10年前扩大了 3 1个百分点 ,其重要原因是耕地土壤侵蚀量达到 2 2 178 75万t,占全省水蚀总量 73361 94万t的 30 2 %。在耕地侵蚀总量中 ,旱坡地侵蚀占 96%。旱坡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应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旱坡地 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