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分子标记育种体系创建与高淀粉品种川薯34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高淀粉;育种;品种;甘;育种体系;甘薯;分子标记育种;分子;体系;创建;标记;淀粉;高淀粉品种;选育;分子标记

第一完成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甘薯在西南地区是重要的粮、经、饲三元作物,是公认的耐旱、耐瘠、高产、稳产的作物,容易栽插管理,转化利用范围广,推广种植面积大,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甘薯不仅是重要的饲料作物,目前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能作物。长期以来,我国的甘薯育种与生产主要注重产量的增加,致使目前大面积生产上种植的甘薯淀粉含量较低,多在10~16﹪左右,真正加工专用品种较为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加工对高淀粉品种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加速发展生物能源,国内燃料乙醇加工对高淀粉甘薯品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出现了优质高淀粉甘薯品种供不应求的局面。   本成果针对国内甘薯种质基础薄弱、品种退化严重、抗逆性严重下降的问题采用自主创新的分子育种育种新技术,构建了甘薯高淀粉分子辅助育种体系,聚合了高产、高淀粉与抗黑斑病的基因,选育出系列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34和多个优异高淀粉甘薯新品系,并通过在国内率先建成高淀粉商品薯三级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和示范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繁育推广了高淀粉甘薯品种,实现了加工专用品种的产业化,显著提高我国甘薯生产的水平,缓解了西南地区淀粉加工和燃料乙醇加工面临的生产原料供应问题。   本成果选育的甘薯高淀粉加工专用新品种可在四川省内甘薯主产区开展原原种繁育,通过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针对四川甘薯栽培区的标准化种薯扩繁技术2~3项,每年向主产区县乡农业推广部门提供400吨以上的一级原种,供基层县市制种1.6万亩,指导基层县市生产优质甘薯种薯原种2.4万吨(以平均制种产量1.5吨/亩计)。并在四川省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的甘薯主产区建立加工专用品种生产种繁育和推广基地,建成甘薯新品种生产种繁育基地2万亩,每年繁殖生产种100万吨以上,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使本成果育成的淀粉加工和酒精加工专用商品薯推广到300~500万亩。

  • 相关文献

[1]利用SRAP标记构建与甘薯淀粉相关的遗传连锁图. 谭文芳,蒲志刚,王大一,张正圣,阎文昭. 2005

[2]利用AFLP构建甘薯连锁图及淀粉含量QTL定位. 王大一,谭文芳,吴洁,阎文昭. 2010

[3]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蔡平钟,何俊蓉,阎文昭. 1999

[4]甘薯高淀粉新品种川薯34优化栽培研究. 王大一,刘立. 2005

[5]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李育明,何素兰,黄迎冬. 2007

[6]甘薯淀粉的AFLP分子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和QTL定位. 吴洁,唐静,谭文芳,王大一,张正圣,阎文昭. 2005

[7]四川水稻优势育种进展及发展策略. . 2000

[8]不同甘薯品种及其辐射诱变后代基因组变异的分子标记评价. 刘家榜,赵珊,张聪,冯俊彦,李明,屈会娟,黎青,李建伟,林杨,蒲志刚. 2020

[9]四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及I.trifida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冯俊彦,赵珊,李明,张聪,屈会娟,杨松涛,乔帅,谭文芳,王大一,蒲志刚. 2018

[10]甘薯的实用价值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李忆,蒲志刚,王万军,阎文昭. 2008

[11]甘薯黑斑病抗性的AFLP鉴定. 蒲志刚,王大一,谭文芳,阎文昭. 2005

[12]水稻品种选育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概述. 薛文君,宋丽,王爱东,高方远. 2017

[13]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创建与绿色发展的实践. 向玲,杨娟,伍永华,张光华,夏先全. 2022

[14]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川薯20的选育研究. 王大一. 2009

[15]高产优质甘薯“川薯7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大一,刘立. 2007

[16]食用甘薯新品种南薯016的选育及应用. 何素兰,黄迎冬,李育明,唐明双,周全卢,李东波,李胜,朱洪庆. 2019

[17]高产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川薯164”的选育. 王大一,刘立. 2007

[18]甘薯新品种绵渝紫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余金龙,刘丽芳,余韩开宗,张弦,傅玉凡. 2015

[19]紫肉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南紫薯020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李胜,刘莉莎,李东波,朱洪庆,黄迎冬,李育明,何素兰,梁琴,周全卢. 2022

[20]加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南紫薯0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周全卢,朱洪庆,李东波,李胜,刘莉莎,黄迎冬,李育明,何素兰.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