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杨家秀

作者: 杨家秀 1 ; 杨足君 2 ; 李光蓉 2 ; 任正隆 3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四川成都)

2.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都江堰)

3.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关键词: 小麦;小黑麦;抗条锈性;代换系

会议名称: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页码: 325-330

摘要: 利用小麦-异源直接杂交回交法结合开放授粉处理,在诱发材料SY95-71和铭贤169制造的条锈病流行条件下,从组合Currency/小偃6号//川育12号/3A302中选育出NR98117-9S等5个小麦材料.这些材料大都具有与亲本小麦品种小偃6号及川育12号不相上下的农艺性状,对条锈生理小种条中31和混合菌种表现高抗,可作为四川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染色体C-带和SSR标记分析所作的遗传分析指出,NR98117-9S、-18S和-29S是1R/1D代换系,可能还有3RS上的小片段和1DS上的小片段染色质分别插入NR98117-18S、-29S和-9S中未知染色体的遗传变异.文中还讨论了小麦育种中的间接选择在创制小麦-黑一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上的可行性.

分类号: S512.103.4

  • 相关文献

[1]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创新材料的选育及抗病性研究. 舒焕麟,杨家秀,杨足君,李光蓉. 2000

[2]几个高抗条锈病的优质四川小麦品系选育研究. 舒焕麟,杨足君,李光蓉,任正隆,朱华中. 2001

[3]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并储藏的辐照效应分析. 张洁,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6

[4]小黑麦×小麦育成特殊类型育种材料的细胞遗传分析. 杨武云,胡晓蓉. 1996

[5]三个新型人工合成缺体-四体小麦材料的细胞学观察. 李龙秀,张连全,王纯洁,廖攀,杨武云,刘登才. 2009

[6]川麦107慢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 姬红丽,杨武云,朱华忠,沈丽,杨家秀,彭云良,李跃建. 2006

[7]16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 曹世勤,王万军,孙振宇,徐志,贾秋珍,彭云良,黄瑾,张勃. 2018

[8]小麦品种川麦44的选育. 蒲宗君,饶世达. 2007

[9]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10]四川盆地弱光照生态区小麦超高产技术途径分析. 李朝苏,吴春,李生荣,黄辉跃,王常玲. 2012

[11]川中丘陵区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吴萧. 2001

[12]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卿明福,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郑家国,姜心禄,吴婕,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05

[13]小麦加工品质在四川生态区表达研究. 邹裕春,杨武云. 2003

[14]成都平原周年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少昆,汤永禄,谢瑞芝,黄钢,高世菊. 2007

[15]阔世玛3.6﹪WG对各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陈文芳,郭井泉,刘宇,束春花,李延奇,周小刚,张平磊. 2004

[16]利用RIL群体研究1.5+10HMW-GS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和产量的潜在影响. 杨武云,田纪春,李朝苏,李俊,陈放. 2007

[17]稻草覆盖还田对小麦机播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汤永禄,吴春,黄钢,吴晓丽. 2012

[18]小麦单倍体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徐利远,瞿世洪,余桂容,尹春蓉,岳春芳. 2000

[19]振兴小麦栽培研究之我见. . 1996

[20]川辐系列小麦品种品系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研究. 宣朴,瞿世洪,尹春蓉,郭元林.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