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成都平原周年耕作模式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持续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朝苏 1 ; 吴春 1 ; 马孝玲 1 ; 黄钢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成都平原;耕作模式;持续作用;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45 卷 18 期

页码: 3721-37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除了受遗传因子控制外,还受到生态环境条件和耕作栽培措施等外部因子的影响。研究周年耕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可为优化区域耕作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年小麦秋播时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成都平原稻麦轮作区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两个因素的5种周年组合模式(麦免稻旋WZRR,麦免稻旋+秋菜WZRRV,麦稻双免WZRZ,麦稻双免垄作WRZB,周年旋耕无秸秆还田CK)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持续影响效应。【结果】所有耕作模式的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年际间均呈波动性变化,对照产量在多数年份都处于低值水平,7年平均较其它处理低3.0%—4.7%,随时间推延下降趋势明显,年均递减0.125 t.hm-2。所有处理的有效穗均无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但穗粒数下降趋势和千粒重上升趋势明显。7年平均,对照的有效穗显著低于其它处理,而穗粒数、单位面积粒数和千粒重在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免耕与秸秆还田组合模式具有不同程度提高小麦主要生育阶段耕层土壤速效N、P、K含量和改善中后期个体与冠层质量的作用。WZRZ、WRZB处理的多数小麦品质性状与CK相当或略优,而WZRR、WZRRV处理有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的趋势。【结论】免耕与秸秆还田利于稳定小麦产量和改善耕地质量,尤以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模式最好。

  • 相关文献

[1]镉在不同质地水稻土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作物吸收的关系. 詹绍军,喻华,涂仕华,王正银. 2013

[2]密度、施氮量互作对成都平原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陈尚洪,乔善宝,蒋梁材,刘定辉. 2012

[3]高产白皮大粒小麦新品种——川麦602. 郑建敏,罗江陶,蒲宗君. 2018

[4]川麦44及其9个衍生品种比较分析. 罗江陶,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李俊,杨恩年,刘于斌,蒲宗君. 2018

[5]不同施药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李朝苏,吴春,马孝玲,黄钢. 2012

[6]浅析高产白皮抗病新品种川麦605. 杨小东,郑建敏,罗江陶. 2021

[7]利用RIL群体研究1.5+10HMW-GS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和产量的潜在影响. 杨武云,田纪春,李朝苏,李俊,陈放. 2007

[8]深丘烟区烤烟保护性耕作模式研究. 向金友,程智敏,蔡毅,黄胜,唐明,谢冰. 2016

[9]成都平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陈涛,梁远发,李华鹏,桑有顺,冯焱,淳俊,骆松华. 2017

[10]成都平原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2016

[11]粳稻机直播生产技术在成都平原应用效果和发展建议. 潘世江,朱从桦,李旭毅,郑家国. 2019

[12]成都平原农田镉污染情况及油菜镉吸收特征. 李卓,刘永红. 2017

[13]成都平原水稻机械化旱直播的技术关键. 李旭觳,姜心禄,郑家国. 2013

[14]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赵燮京,陈先藻. 2009

[15]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喻华,冯文强,王正银,涂仕华. 2013

[16]成都平原水稻机插秧推广的难点与突破思路. 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 2012

[17]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种植下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涂仕华,冯文强,孙锡发. 2008

[18]基于3S技术的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变化影响评价研究. 杨其林. 2013

[19]基于3S 技术的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变化影响评价研究. 杨其林. 2012

[20]成都平原油菜不同种植方式及免耕直播配套技术研究. 李朝苏,蒋梁材,吴春,林世友.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