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春明 1 ; 卢宝荣 1 ; 王宇 2 ; 胡晓蓉 2 ; 余毅 2 ; 张顒 2 ;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科学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节节麦;条锈病;醇溶蛋白;遗传育种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3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4-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高抗条锈节节麦野生资源SQ 214与普通小麦直接杂交转育,培育出11份高抗条锈的小麦新材料。经A PAGE分析,节节麦SQ 214的醇溶蛋白Gli Dt1编码基因已转育到育成的高抗条锈新材料中并正常表达,其中1份高代系缺乏Gli D1位点编码的ω区醇溶蛋白带,为Gli D1"缺失体"。本文还对抗条锈高代系在抗病和品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 相关文献

[1]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 陆春明,卢宝荣,王宇,胡晓蓉,余毅,张颙. 2003

[2]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Decoy1/Aegilops tauschii510抗条锈性状 …. 颜济. 1999

[3]抗条锈、抗穗发芽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Cereta/Aegilops tauschii783的SSR标记分析. 魏会廷,杨武云,彭正松. 2005

[4]节节麦SQ-214衍生系的抗条锈性状遗传分析. 李俊,廖杰,曾云超,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5]节节麦DNA指纹关系所揭示的古代中国与西方农业技术交流. 李俊,彭正松,卢宝荣,赵志军,杨武云. 2008

[6]高抗条锈和白粉病节节麦资源SQ-214遗传背景的SSR标记分析. 曾云超,廖杰,李俊,魏会廷,彭正松,杨武云. 2006

[7]节节麦抗白粉病基因直接转移及遗传表达. 余毅,胡晓蓉,伍碧华,颜济,杨俊良,郑有良. 2000

[8]利用小麦A、B基因组特异SSR标记扩增节节麦D基因组. 李俊,廖杰,曾云超,魏会廷,彭正松,胡晓蓉,杨武云. 2007

[9]节节麦HWM-GS D~tx5与普通小麦HWM-GS Dx5亚基的AS-PCR鉴别. 温雯,李俊,郑建敏,杨武云,万洪深. 2017

[10]西藏三联小穗小麦的性状遗传分析. 陆春明,卢宝荣,王宇,胡晓蓉,余毅,张颙. 2004

[11]兼抗型成株抗性小麦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杨恩年,肖永贵,陈新民,伍玲,白斌,李在峰,Garry M. Rosewarne,夏先春,何中虎. 2015

[12]普通小麦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杨恩年,肖永贵,陈新民,伍玲,白斌,李在峰,夏先春,GarryM.ROSEWARNE2,5,何中虎. 2015

[13]普通小麦'Hold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 杨芳萍,刘金栋,郭莹,贾奥琳,闻伟鄂,巢凯翔,伍玲,岳维云,董亚超,夏先春. 2019

[14]矮兰麦和节节麦及其双二倍体(RSP)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喻春莲,刘登才,郑有良,王志容. 1998

[15]节节麦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李俊,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16]利用SSR标记分析“川麦42”和“川麦43”的遗传差异. 李俊,杨武云,彭正松,杨烈. 2006

[17]节节麦及其在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余毅,胡晓蓉,杨家秀,颜济,杨俊良,郑有良. 1999

[18]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 李俊,胡晓蓉. 2007

[19]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表达分析. 原红军,王益,宣朴. 2009

[20]节节麦大穗大粒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琴,朱欣果,郑建敏,吕茂应,杨武云,李俊,万洪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