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屈会娟 1 ; 李金才 1 ; 黄钢 2 ; 陈尚洪 3 ; 刘定辉 3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积累、转运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143-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冬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于2008~2009年在淮北砂姜黑土区,设置玉米秸秆不还田(CK)和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翻埋还田(HM)、旋耕还田(HX)、覆盖还田(HG)4种处理方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麦成熟期籽粒是干物质和养分的主要积累器官,其次为茎秆和叶片;在成熟期,籽粒积累的干物质、氮、磷、钾素分别占地上部总积累量的43.31%~46.13%、75.14%~76.83%、75.79%~77.99%、12.37%~12.82%。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和养分的转运量以叶片最高,其次为茎秆和颖壳;营养器官转运干物质和氮、磷、钾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30.40%~36.54%、81.86%~86.10%、65.34%~74.83%、98.91%~125.85%。(2)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处理的小麦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与营养器官转运量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不还田处理;玉米秸秆还田后不同耕作方式中,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处理的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和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其它耕作方式,但氮、磷、钾的积累量和转运量在各耕作方式间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砂姜黑土区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处理更有利于小麦群体养分的积累与转运。

  • 相关文献

[1]稻麦轮作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杨德斌,陈晓娟,叶慧丽. 2015

[2]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何文铸,李贝弗,刘永红,荣廷昭. 2005

[3]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出苗和光合生产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陈红琳,刘定辉. 2012

[4]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燮京,王昌桃. 2010

[5]耕作措施对四川丘陵旱地小麦前期群体质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樊高琼,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陈溢,黄伟仁. 2014

[6]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赵营,赵护兵,樊红柱. 2007

[7]1961-2010年四川盆地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 庞艳梅,陈超,潘学标. 2017

[8]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李金才,沈学善,魏凤珍,吴进东,马蓓. 2011

[9]无机与有机肥配施麦田(紫色土)铵态氮及硝态氮的时空变异. 朱波,朱钟麟. 2006

[10]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黄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