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芳明 1 ; 钟秉强 1 ; 查仁明 1 ; 谢戎 2 ; 余国东 3 ; 李经勇 3 ; 何光华 1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谷粒粒形;糙米粒形;整精米粒形;遗传效应;遗传率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8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两套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性状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母体效应影响。大多数粒形性状的普通直接遗传率和普通母体遗传率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除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都以普通直接遗传率为主,糙米厚和整精米厚以普通母体遗传率为主,但因材料和性状的不同有所差异。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A、缙2A、N45、缙恢34、蜀恢527和泸恢17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缙香1A对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粒形性状改良效果较好。

  • 相关文献

[1]水稻籽粒镉和砷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杨乾华,张涛,游书梅,万先齐. 2010

[2]温敏雄性不育小麦SCT-1育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蒲宗君,李式昭,李俊,杨恩年,孙华,刘培. 2014

[3]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魏会廷,杨粟洁,李朝苏,汤永禄,胡晓蓉,杨武云. 2009

[4]分子标记遗传效应预测杂交水稻产量性状. 杨正林,赵芳明,桑贤春,凌英华,谢戎,何光华. 2010

[5]白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赖佳,叶鹏盛,黄玲,代顺冬,张骞方,李琼英,曾华兰,刘佳. 2019

[6]基于AMMI模型的籼型杂交香稻稻米胶稠度的遗传效应研究. 郑家奎,杨莉,张涛,赵甘霖,汪旭东. 2006

[7]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解松峰,吉万全,王长有,胡卫国,李俊,张耀元,师晓曦,张俊杰,张宏,陈春环. 2019

[8]金针菇双-单杂交遗传机理分析. 王波,QI Li-ping,祁丽萍. 2014

[9]棉花育种资源的产量与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曾华兰,叶鹏盛,韦树谷,何炼,张骞方,李琼英,曾静. 2012

[10]西南地区三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陈晓娟. 2014

[11]水稻不同移栽密度的氮肥效应及氮素去向. 曾祥忠,吕世华. 2013

[12]航天诱变水稻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及AFLP分子标记. 张志勇,郑家奎,向跃武,蔡平钟,张志雄. 2006

[13]成恢448近等基因导入系的稻米延伸性分析.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陆贤军,高方远,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姜华,刘光春,任光俊. 2005

[14]水稻航天诱变特异壳色基因SSR初步定位研究. 张志勇,张志雄,向跃武,蔡平钟,郑家奎,阎文昭. 2006

[15]水稻香味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高方远,陆贤军,汪旭东,任光俊. 2005

[16]作物光合作用的遗传与产量改良. 陆贤军,高方远,郑家国,吕世华. 2003

[17]成都平原不同麦秸还田量免耕种植水稻研究初报. 王克如,汤永禄,谢瑞芝,高世菊,刘中平,柏军华,王运圣. 2006

[18]水稻谷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蔡平钟,王闵霞,张志雄,向跃武,蒲志刚,张志勇,任光俊. 2006

[19]云南省水稻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吴叔康,熊洪,卢义宣. 2010

[20]成都平原周年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少昆,汤永禄,谢瑞芝,黄钢,高世菊.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