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力为 1 ; 代沙 1 ; 蔺雨阳 1 ; 任尧 2 ; 李倩 1 ; 吕婉茹 1 ; 张洁 3 ; 补雪梅 1 ; 蒋云 3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2.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藜麦种质资源分类保存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6份藜麦种质资源的28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计算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结果]参试材料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性状是主花序成熟期颜色和茎粗(多样性指数均为2.084),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花序长度(变异系数为41.17%)。主成分分析将28个表型性状简化为9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77.998%,其中贡献率较大的有株型、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基形状、主花序类型、花序紧密度、籽粒颜色、籽粒直径、籽粒表皮皂苷度、单株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14个性状,是造成藜麦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将46份藜麦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类群Ⅰ产量性状最佳;将28个表型指标聚为4类。[结论]46份藜麦种质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筛选出一批大籽粒、高粒重、极早熟、矮秆、高蛋白等优异资源,可以在育种和生产上进一步研究利用。

  • 相关文献

[1]山茶种质资源主要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鲜小林,秦帆,万斌. 2015

[2]基于6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四川地区大蒜资源表型评价. 苗明军,李金刚,李全兴,李志,游敏,杨亮,刘独臣,常伟. 2018

[3]不同类型抗螨陆地棉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顺文,曾华兰,何 炼,叶鹏盛. 2009

[4]桃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和SSR分析. 李靖,陈栋,谢红江,江国良. 2009

[5]四川地区茶树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厅,黄梅,唐晓波,王迎春,刘飞,李春华,王云. 2018

[6]基于表型性状的莴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春,刘锦秀,刘小俊,杨楠,李跃建,房超,刘独臣,蔡鹏,梁根云. 2022

[7]西藏喜马拉雅山荆子生态地理分布及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艳锋,陶炼,杨文渊,代安国,左力,宦云敏. 2018

[8]甘薯主要亲本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李育明,黄迎冬,何素兰,杨洪康. 2007

[9]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的聚类分析及类群比较. 李勤修,吕建群,陈林. 2009

[10]73份亚洲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罗婧. 2015

[11]不同品种桑椹加工品质比较研究. 吴劲轩,夏川林,殷浩,胡古月,冯俊,张浩仁. 2019

[12]达州市烟田杂草种类及群落数量分析. 杨兴有,阳苇丽,尹宏博,周开绪,何正川,严占勇,魏建钧,侯涛,杨吉光,赵浩宇. 2016

[13]早籼良种主要性状分析和高产育种探索. 蒋开锋,郑家奎,万先齐,朱永川. 1995

[14]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 谢戎,黄富,李耘,吴丽君,刘成元. 2004

[15]不同生态环境对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谢丽源,许瀛引,彭卫红,甘炳成. 2020

[16]不同生态环境对羊肚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的影响. 谢丽源,兰秀华,彭卫红,甘炳成. 2020

[17]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吕火明. 2016

[18]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综合评价和品质差异分析. 兰秀华,谢丽源,许瀛引,彭卫红,甘炳成. 2019

[19]芥甘杂交创制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宋丰萍,程嘉庆,刘振兴,程志强,程田田,蒙祖庆. 2021

[20]古蔺野生大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熊元元,王云,刘晓,刘飞,张厅,李春华,王小萍.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