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246条记录
土壤侵蚀建模中ANSWERS及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R的应用研究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土壤侵蚀模型ANSWE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ARC/INFO之间的连结。采用ARC/INFO建立数据库和ANSWERS进行实际操作,加强了该模型在制定水保措施中的应用。同时,研究出的ARCANS模型,使ARC/INFO和ANSWERS之间的连结更为容易、有效。最后,对四川紫色丘陵区的一个小流域实施了模拟,以展示连结情况和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ANSWERS土壤侵蚀模型;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土壤侵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诱导水分胁迫对柑桔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果树科学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柑桔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随聚乙二醇(PEG)处理渗透势的降低而依次降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依次增大;幼苗叶片累积脯氨酸的数量随水分胁迫时间和强度递增。

关键词: 柑桔 水分胁迫 脯氨酸 聚乙二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和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紫色土地区坡耕地常用农耕措施在不同雨强条件下对土壤养分流失途径及流失量的影响规律,为紫色土坡耕地培肥及养分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三重复随机区组试验,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观测地表径流量、壤中流量、泥沙侵蚀量及取样分析养分流失量。【结果】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横坡垄作在中小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大雨强条件下,控制径流和泥沙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有增加地下径流和氮流失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约1%的化肥氮(速效氮)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而速效磷的流失量只占化肥磷的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十,流失量很小。【结论】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的载体是泥沙,流失量更易受雨强的影响,要控制磷的流失,首先应防止土壤侵蚀;横坡垄作能够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因此,也能较好控制磷流失。紫色土坡耕地氮流失载体在雨强较小时是径流,径流中又以地下径流为主,要控制氮流失,首先必须控制地下径流;传统的横坡垄作会加大地下径流量,也就加大了氮的流失。全面控制紫色土的氮、磷损失,必须采用控蚀耕作、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综合措施。

关键词: 雨强 农艺措施 紫色土 养分流失 土壤侵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生理小种 致病性 毒性基因

施用生物质炭后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对连续两年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而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平原稻田,2010年布设了施氮与否(0与240 kg N.hm-2)下生物质炭土壤施用(0、20、40 t.hm-2)试验,连续两年观测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变化。【结果】施氮肥条件下,生物质炭连续两年对主要土壤肥力性质表现出改善效应,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pH,同时降低土壤容重,但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生物质炭对CH4排放的影响依氮肥施用而异。不施氮肥下,施用生物质炭提高当季土壤CH4排放(20 t.hm-2用量时),但次年无影响。施用氮肥下,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土壤CH4排放无显著影响,仅40 t.hm-2用量时次年CH4排放有所增加;生物质炭对不施氮肥土壤当季N2O排放无显著影响,并降低次年的排放。然而,施氮肥下,生物质炭连续两年显著降低了土壤N2O的排放,其降幅高达66%。施氮肥条件下,连续两年生物质炭处理降低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及其水稻生产的碳强度,特别是40 t.hm-2的高用量下。【结论】在连续两年内,稻田采用生物质炭配施氮肥的管理措施对改善土壤性质和稳定水稻产量具有持续效应,高用量生物质炭(40 t.hm-2)显著降低稻田CH4和N2O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和水稻生产的碳强度,且在连续两年内具有稳定的持续性。因此,在当前稻田管理措施下,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0 t.hm-2可实现稻田稳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温室气体 综合温室效应 碳强度 稻田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作物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组5×5双列杂交,以 Griffing模型Ⅰ分析籽粒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但蛋白质以加性效应为主,游离氨基酸以非加性效应为主;2.蛋白质不存在显著的胞质效应,而游离氨基酸则存在极显著的胞质效应;3.蛋白质杂种优势较小,其最强的组合超中亲优势值仅为13.75%,而游离氨基酸存在强大的杂种优势,最高的组合可达155.17%;4.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一般配合力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在一般配合力改良上可同步进行; 5.京香1号、培矮64、IR58、Mcp231-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

关键词: 水稻 蛋白质 游离氨基酸 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香型曲药细菌初步分类鉴定研究

酿酒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叶面积与穗重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摘要: 矮化育种是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但目前育成品种的生产潜力,似乎难有较大的突破。一般常规育成的品种,在温、光无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下,亩产徘徊在千斤左右。主要障碍是:继续增加穗数,粒数则相应减少,群体间相互荫蔽,生理状况恶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中低产田土改造研究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中低产田土改造作为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中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低产田土改造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农学、工程学、水文学、土壤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中国在中低产田土改造方面长期以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此,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中低产田土改造的概念、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和改造技术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低产田土 类型 低产原因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1,3-葡聚糖酶及其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β - 1,3-葡聚糖酶是植物抗真菌病的重要抗性物质之一 ,可由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诱导产生。将外源 β - 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植物 ,转基因植株显示出良好的抗真菌能力 ,是植物抗真菌病防治的有效新途径。研究表明 ,外源 β - 1,3-葡聚糖酶与其它防卫蛋白具有协同作用。本文对 β - 1,3-葡聚糖酶的诱导 ,分类及其与病原真菌分泌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转基因研究及协同表达等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β-1,3-葡聚糖酶 植物 抗真菌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