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致病类型(模糊匹配)
3条记录
2005-2010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化动态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监测小麦病菌毒性变异,指导抗病品种选育和大面积布局,2005-2010年在四川阿坝、甘孜、凉山等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以及盆地内冬春流行区采集条锈病标样,单孢子堆分离菌株后接种全国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四川辅助鉴别寄主川麦42,6年共分离、接种617个小麦条锈病菌株,测得已知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33个。结果表明,自越夏区分离的137个菌株中测出17个已知小种或致病类型;自流行区分离的460个菌株中测得30个已知小种小种或致病类型,其中贵农22类群是一种新的致病类群。病菌在越夏区和盆地内冬春流行区的生理小种毒性组成表明,越夏区病菌毒性慢于流行区,盆地内病菌受到来自陇南和四川西部越夏区菌源以及当地品种布局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致病类型 毒性谱,致病类群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摘要:采用国际鉴别寄主和我国鉴别寄主对四川稻白叶枯病病原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其致病反应,归划为O—Ⅳ型,O型对所有鉴别寄主几乎都无致病力;Ⅰ型对感病品种全刚30(HS)等有致病力;Ⅱ型对特特普(MS)等有致病力;Ⅲ型对南粳15(MR)等有致病力;Ⅳ型对爪哇14(R)等有致病力;尚未发现对IR_(26)(HR)等有致病力的Ⅴ型及Ⅵ型。试验结果表明、四川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株的致病型Ⅱ、Ⅲ型为优势菌株。其分布,西昌亚热带常发病区以Ⅱ、Ⅲ型为主,川东深丘夏秋伏旱偶发病区以Ⅲ型为主,川南浅丘夏秋高温常发病区以Ⅱ、Ⅲ型为主,川西南浅丘偶发病区以Ⅲ型为主。试验用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对88个国内、外主要稻种进行抗病性测定,据其抗性反应为高抗、抗、感及高感四群。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致病类型 分布 鉴别寄生 常发病区 偶发病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摘要:根据生物间遣传学的观点,从寄主(小麦品种)与病原物(条锈苗)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利用小麦品种(系)与当年小麦条锈菌群体(菌株)相互作用。同一品种(系)多年用不同菌株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绵阳系等小麦品种多数在苗期不抗条锈病,毒力频率为42.2~84.7%。条锈菌小种的异变和小麦品种(系)的易变性,是我省条锈病流行和品种抗锈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毒力频率 生理小种 致病类型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