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模糊匹配)
5条记录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个轮作周期的定位试验,研究了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直播油菜产量、养分积累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油轮作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8个耕作与施肥处理:免耕不施肥(NCK)、旋耕不施肥(RCK)、免耕撒施(NS)、免耕穴施(NHF)、免耕条施(NBP)、旋耕撒施(RS)、旋耕穴施(RHF)、旋耕条施(RBP),分析了油菜成熟期氮、磷和钾养分积累规律、肥料利用率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1)与免耕相比,土壤旋耕方式下,油菜根、茎、枝、角果壳和籽粒中的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6.9%、14.0%、19.3%、9.5%和4.2%,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5.3%、34.6%、17.9%、7.8%和4.8%,整株氮、磷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4.8~22.5和2.1~2.9 kg·hm-2,增幅达13.0%和11.6%(P<0.05)。油菜根部养分含量对耕作方式差异响应较敏感,旋耕方式下根部氮、磷积累量及分配比例较免耕方式均明显提高。2)与撒施相比,肥料穴施和条施能显著提高成熟期油菜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根、枝、角果壳和籽粒的氮含量分别提高34.5%、36.4%、31.6%和12.8%,整株氮积累量增加9.2~27.4 kg·hm-2,增幅达6.9%~18.3%。油菜磷素和钾素的吸收利用对施肥方式的响应不及氮素。3)旋耕较免耕,肥料穴施、条施较撒施均能提高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RHF处理的籽粒产量与氮肥利用率最高,与NS处理相比,产量显著提高16.1%,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6.8%、13.4%和16.2%(P<0.05)。因此,土壤旋耕与肥料穴施结合是该地区油菜高效生产较为适宜的种植方式,在油菜大面积生产中,旋耕条件下应选择穴施和条施,免耕条件下以穴施为宜。

关键词: 油菜 耕作方式 施肥方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山地、丘陵玉米N、P、K需肥特性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探索了四川山地和丘陵地区玉米对N、P、K需求特性及常规施肥条件下的肥料利用率。【方法】在四川山地和丘陵地区设农民习惯施肥(C1)和不施肥(CK)的大田试验,研究玉米整个生育内不同时间段对N、P、K的需求和施肥条件下肥料利用率、养分收获指数情况。【结果】玉米吸N、P、K量占整个生育期的比例,播种期~三叶期分别为:1.34%、5.33%、10.33%;三叶期~拔节期为:4.54%、30.76%、14.42%;拔节期~抽雄期为:29.74%、29.48%、29.14%;抽雄期~吐丝期为:25.7%、-1.84%、46.84%;吐丝期~成熟期为38.69%、36.27%、-0.72%;玉米生长后期N、P的需求以籽粒为主,K以茎、粒为主;农民习惯施肥模式肥料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7.98%和25.09%,N、P、K的收获指数范围分别为:0.65~0.67、0.64~0.66、0.30~0.33,与不施肥相比虽促进了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四川地区玉米施肥及需求之间协调性较差,肥料利用率低,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其施肥方式或种类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玉米 养分需求 肥料利用率 养分运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油菜NPK吸收利用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了解四川地区油菜对NPK吸收规律及常规施肥条件下的肥料利用率,在四川德阳和中江设常规施肥(C1)和不施肥(CK)的大田试验,研究其油菜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时间段对NPK的需求和当地常规施肥条件下肥料利用率、养分收获指数情况。结果表明:油菜移栽后120~200天对养分需求量大,但此时C1土壤中有效N、P、K含量已基本接近CK处理,肥料养分在120天前已基本释放完,仅依靠土壤中的养分给予油菜后期生长,影响油菜产量与品质;中江和德阳试验点油菜的肥料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39.45%和25.86%,同时C1虽促进了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与CK相比提高水平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川地区目前油菜种植的施肥方式或施肥种类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油菜 需肥特性 肥料利用率 养分运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关键词: 小麦 紫色土 长期施肥 肥料利用率 增产效应

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CSCD

摘要: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关键词: 小麦 紫色土 长期施肥 肥料利用率 增产效应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