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氮(模糊匹配)
15条记录
量对稻茬弱筋小麦原粮品质及大曲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施量对四川稻茬弱筋小麦原粮品质及大曲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四川省大邑县进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弱筋小麦品种绵麦367和蜀麦1671,副区为5个水平,分别为0(N0),90(N90),135(N135),180 (N180)和225 kg/hm2(N225),除N0外,其他处理底肥水平为45 kg/hm2,剩余肥于四叶一心期追施。结果表明,两品种籽粒容重均高于750 g/L,粉质率均大于70%,N225处理显著增加了籽粒的硬度指数、降低了粉质率;N90处理下千粒质量最高;随施量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蜀麦1671)或先升后降(绵麦367),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225 kg/hm2处理下最大;N135水平下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降落值和RVA特征值随施量增加逐渐增加或趋于平稳;脂肪含量随施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大曲的感官评价总分、糖化力、酸度分别在N180、N135、N135水平下达到最高值;感官评价主要受淀粉、脂肪含量的影响,其次是蛋白质;糖化力和酸度均在淀粉含量较高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认为,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对大曲品质形成尤其重要,合理增施肥可以优化弱筋小麦原粮特性,进而促进大曲制作适宜性,建议西南地区用于制作大曲的稻茬小麦的适宜施范围为135~180 kg/hm2

关键词: 稻茬麦 品质 大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水田减量施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及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21

摘要:为探明减量施对冬水田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和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冬水田区直播杂交稻的科学施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杂交稻品种川康优6276和迟熟杂交稻品种内6优107为材料,设置3个施处理(N1,常规施180 kg/hm2;N2,减量施153 kg/hm2;N0,不施,对照),研究不同施量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和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水田区减量施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有显著影响。与N0相比,N1、N2处理杂交稻产量分别提高了49.4%~51.4%、46.7%~47.7%;N2处理施量较N1处理虽减少15%,但肥农学利用率和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7.3%~14.1%和13.9%~16.5%,且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与N1相比,N2处理有效穗数、颖花量分别减少8.0%~11.0%、2.8%~5.4%,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提高了3.2%~9.1%、1.2%~2.7%;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齐穗期、齐穗后、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减少4.6%~9.6%、3.6%~5.9%、0.5%~7.8%、4.2%~4.7%,但收获指数提高了2.7%~2.8%。因此,冬水田减施15%肥可实现免耕直播水稻产量和肥利用率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冬水田 免耕 直播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对一季中稻产量及肥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肥在土壤中极易损失(氨挥发、硝态淋失和反硝化)的特点是造成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缓/控释肥料使用简便、高效,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优良肥料新品种。【方法】为验证高分子包膜尿素在四川一季中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及为四川水稻简化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于2009-2010年在位于成都平原上的彭州市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9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N_0(CK)、N_(75)(RU)底、N_(75)(CRU)底、N_(112.5)(RU)底、N_(112.5)(CRU)底、N_(150)(RU)底、N_(150)(CRU)底、N_(150)(40%RU底+60%RU追)、N_(150)(40%RU+60%CRU)底。【结果】无论是普通尿素还是控释尿素,水稻产量均随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普通尿素相比,在等量情况下控释尿素增产稻谷3.61%~11.36%,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肥农学效率增加24.97%~54.02%;普通尿素底肥+追肥的效果优于普通尿素一次施肥,40%普通尿素和60%控释尿素作底肥一次施用的效果优于其他所有普通尿素处理。【结论】成都平原一季中稻区的控释尿素最适用量为110~120 kg N/hm~2。试验证明高分子包膜控释尿素是一种高效和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可在四川稻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水稻 施用量 利用率 农学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对川西平原西河素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四川盆地西部典型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区,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持续监测河流素(NH_4~+-N、NO_3~--N、TN)和pH,结合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性分析等技术,探讨了监测断面周边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素及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最高(2.063mg/L)、春秋次之(1.536mg/L;1.432mg/L)、夏季最低(1.085mg/L),同时月均NO_3~--N浓度(0.891mg/L)显著高于NH_4~+-N(0.425mg/L)(P<0.01),且NO_3~--N受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影响.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加,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与NO_3~--N和TN浓度相关性逐渐降低,且在250m缓冲区内,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与NO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与所有组分的相关性均增大,且在750m缓冲区内,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与NO_3~--N和T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可能是河流NO_3~--N的"源".

关键词: 西河 土地利用类型 缓冲区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肥31年后紫色水稻土碳、含量及储量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长期施肥对紫色土碳、的影响,为该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31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中国西南紫色水稻土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碳、的含量与积累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特征。【结果】不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年下降速率为0.033 g/kg,单施化肥(N、NP、NPK)和化肥配施有机肥(MN、MNP、MNPK)土壤有机碳含量年增加速率为0.047和0.085 g/kg,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含量年增加速率分别为0.0058、0.011和0.018g/kg。肥料的施入显著提高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全(TN)含量及储量,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相比,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分别增加了表层和亚表层SOC含量30.40%、44.69%、11.83%和19.29%,分别增加了SOC储量32.30%、42.87%、19.09%和24.96%;表层和亚表层土壤TN含量分别增加了13.39%、29.92%、8.33%和1.04%,土壤TN储量分别增加了15.43%、28.29%、15.22%和5.07%。且土壤碳、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结论】紫色水稻土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培肥效果较好。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紫色水稻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焦甜香型烤烟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焦甜香型烤烟品种云烟97的优化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磷、钾肥施用量主要影响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和感官质量;在产值达到40000元/hm~2以上条件下,优化施肥量为N 91.60~100.78 kg/hm~2、P_2O_5177.40~193.17 kg/hm~2、K2O 212.38~247.75 kg/hm~2;在感官质量评分75分以上条件下,优化施肥量为N 88.80~101.00 kg/hm~2、P_2O_5189.21~205.80 kg/hm~2、K2O 236.27~269.89 kg/hm~2。综合考虑烟叶香型特色和烟叶质量,四川省宜宾市焦甜香型烤烟的最优施肥量为N 91.60~100.78 kg/hm~2、P_2O_5189.21~193.17 kg/hm~2、K_2O 236.27~247.75 kg/hm~2。

关键词: 烤烟 焦甜香 产值 施肥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量对四川盆地小麦生长及灌浆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施量对小麦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和分配影响明显,肥运筹是调控小麦物质生产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发挥四川盆地小麦的增产潜力,2011~2013年,在四川省江油市开展了施量对两个高产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及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施量为副区,参数品种为内麦836和川麦104,施(N)水平分别为0、90、135、180、225 kg/hm2,在小麦生长期间和收获后分别测试了个体和群体生物量、产量、产量结构和灌浆参数。【结果】施量、品种以及年际间气候条件均对产量、产量结构以及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有明显影响,两因素或三因素互作效应因指标不同而异。同一施水平下,川麦104的籽粒产量高于内麦836,空白区内麦836平均产量6638.9 kg/hm2,川麦104为6717.7 kg/hm2。135 kg/hm2施水平下,两个品种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超过18000和9000 kg/hm2,与180 kg/hm2和225 kg/hm2处理差异不显著。两个品种产量与施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P<0.05),川麦104 y=-0.1056x2+44.023x+6724.6,内麦836 y=-0.0934x2+35.991x+6651.5,理论最高产量以及最高产量施量川麦104均高于内麦836。增加施量利于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但在135~225 kg/hm2施范围变幅较小,且135 kg/hm2处理在花后物质积累量更多。随着施量的增加,花前贮存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35kg/hm2处理的产量形成更多的依靠花后物质生产。增施肥虽然可促进公顷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但平均灌浆速率下降,内麦836最大灌浆速率在施量达到N 180 kg/hm2,川麦104在施量达到N 225 kg/hm2时即有大幅下降,千粒重也随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是两个品种对肥响应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施量在N 135~150 kg/hm2,即可确保小麦的产量,又可提高花前群体质量和花后物质生产量及转运效率。因此,在土壤肥力高、保水保肥力强的四川盆地,施量为135~150 kg/hm2可提升该地小麦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小麦 物质生产 灌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色土区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坡耕地素流失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选紫色土区控制农田磷等养分流失的复合农林模式,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植物篱模式控制紫色土区坡耕地素流失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篱模式减少了坡耕地总及各形态流失负荷,就总而言,20°坡耕地紫穗槐与香根草模式下年均总流失负荷分别比横坡农作模式降低92.4%、90.0%;13°坡耕地紫花苜蓿与蓑草模式的年均总流失负荷分别比横坡农作模式降低88.7%、83.9%。径流与泥沙流失量的减少与径流浓度的降低是植物篱控制坡耕地素流失的主要机制。紫穗槐、香根草、紫花苜蓿与蓑草植物篱模式可作为西南紫色丘陵区农业非点源素污染的源头控制技术,特别是20°以上坡耕地推广与实施灌木类植物篱模式,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农田盈余素流失。

关键词: 土壤 径流 紫色土区 植物篱模式 坡耕地 氮素流失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量对四川盆地机播稻茬麦生长发育及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 2012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了施量对机播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试验设置0、105、150、195 kg/hm24个施水平。结果表明,施量增加有利于稻茬麦分蘖力、有效穗数的提高以及单穗小穗数、穗粒数的增加,但对籽粒灌浆充实不利。不同年份和土壤质地,单产均以施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高水平,继续增加素用量产量增幅变小进而下降。素供应量增加,植株素含量和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素农学利用率、素生产效率、素吸收效率、素利用效率等参数呈下降趋势,素收获指数、素表观回收率在各施处理间变幅相对较小。在四川盆地目前生产水平下,施15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稻茬麦 产量 氮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营养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钾是马铃薯吸收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钾肥配比对川芋56和白花洋芋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钾肥配比对马铃薯的养分吸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都随钾肥用量增加而升高,高钾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川芋56最佳施钾量比白花洋芋高;随肥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中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的施用显著增加2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钾营养对马铃薯维生素C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