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挥发性物质(模糊匹配)
7条记录
不同发酵温度下低盐泡萝卜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差异成因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是泡菜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类2A级致癌物质,发酵温度可通过影响微生物代谢进而影响EC的积累。研究测定了10、20、30℃条件下泡萝卜发酵过程中EC含量及其前体物质、理化指标、挥发性物质、微生物数量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0℃下EC含量先增加再降低,发酵3 d达到最高值79.64μg/L,且发酵7 d后仍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最高允许量(20μg/L),而20和30℃在发酵3 d后低于标准。在理化指标和挥发性物质方面,随温度增加,还原糖消耗、总酸积累以及pH降低明显加快,且10、20、30℃下泡萝卜挥发性物质呈现较大差异;在菌群结构方面,随温度增加,乳杆菌属丰度增加,而片球菌属丰度下降;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r=0.52)和Lactobacillus nagelii(r=0.59)与EC含量呈正相关。综上,发酵温度可能通过影响乳酸菌生长及其结构进而对EC的积累有较大影响,因此适当提高温度有助于控制泡萝卜发酵过程中EC的含量。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 泡菜 温度 菌群结构 挥发性物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冠苹果及优系(SGP-1)果实品质与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金冠苹果及其变异优系(SGP-1)果实主要品质与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差异,为品种选育与创新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冠苹果及SGP-1为试材,利用常规方法测定果实主要外观和内在品质;采用GC-MS对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两材料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GP-1的果肉硬度、糖酸比、色度值L和a*较金冠分别提高了9.94%、80.91%、6.31%、27.14%,果锈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了80.0%和52.8%。(2)两材料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SGP-1有38种,相对含量大于1.00%的挥发性物质有13种;金冠有34种,相对含量大于1.00%的挥发性物质有14种;主要由酯类、醇类、萜烯类等化合物组成,但不同品种的挥发性物质差异较大,SGP-1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金冠,醇类物质则低于金冠。(3)共有27种挥发性物质确定为两材料差异挥发物,SGP-1中的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丙酯、丁酸乙酯等2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具有较高贡献值,且显著(p<0.05)高于金冠;金冠中的6-甲基-5-庚烯-2-酮、2-乙基-1-己醇、丁酸丁酯等3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具有较高贡献值,且显著(p<0.05)高于SGP-1。【结论】SGP-1果实的果锈指数、含酸量及糖酸比较金冠有显著改善,且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有独特而浓郁的香味,综合性状优于金冠苹果。

关键词: 金冠苹果 金冠优系 果实品质 挥发性物质 GC-MS PLS-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C-IMS解析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猕猴桃果汁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通过气相迁移离子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比较灭菌后果汁(YL)、发酵对照组(CK)、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PL)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筛选不同处理样品的差异物质,探讨乳酸菌发酵对"红阳"猕猴桃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研究所选用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numB-1)应用于猕猴桃果汁发酵在24 h内菌落数由6.21 lg CFU/mL快速上升至8.60 lg CFU/mL,总酸由原来的0.60%增加至1.33%,发酵性能良好.GC-IMS结合PLS-DA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可提高(E)-2-己烯醛、己醇、芳樟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丙酮、4-庚酮、2-壬酮等含量,增加果汁果香味,减少1,8-桉叶素、(E)-2-己烯醇、己醛等猕猴桃特征风味物质的损失,抑制乙醇、糠醛等对风味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生成,从而提升猕猴桃果汁风味品质.该研究为植物乳杆菌在猕猴桃果汁产品中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猕猴桃汁 气相迁移离子谱(GC-IMS)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羊肚菌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9个川羊肚菌品种,分别为川羊肚菌1号(M1)、川羊肚菌3号(M3)、川羊肚菌4号(M4)、川羊肚菌5号(M5)、川羊肚菌6号(M6)、川羊肚菌7号(M7)、川羊肚菌8号(M8)、川羊肚菌9号(M9)、川羊肚菌10号(M10),挥发性香气成分,评价品种间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品种羊肚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检测到羊肚菌样品共计38种挥发性物质,包含9类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占总含量的51.28%~71.16%。不同羊肚菌品种挥发性物质种类、相对含量及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有一定差异,共有物质9种,且2-甲基丙醛和2-甲基丁醛为共有主要呈香物质;二甲基三硫化合物对品种M1、M3、M4、M8香气贡献最大,2-甲基丙醛和2-甲基丁醛对品种M5、M6、M7、M9和M10香气贡献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不同羊肚菌品种香气质量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为M5、M3、M1、M8、M4、M10、M7、M9、M6。该研究结果为羊肚菌质量评估及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羊肚菌 品种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环境对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羊肚菌挥发性物质,探讨其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生态环境的羊肚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羊肚菌样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了7类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比例最高,酯、醇、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量其次,酮、呋喃含量最低;不同生态环境样品在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及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某些挥发性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生境特异性;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个类群,相同生境驯化栽培样品聚为一类.该研究结果可为羊肚菌驯化栽培和后期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羊肚菌 生态环境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梅花离体摊放过程中香气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物质分析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蜡梅花是重要的天然花香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采摘后蜡梅花摊放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离体蜡梅花在摊放过程中开放状态变化不明显,花枝经清水培养,花苞到全开状态历经32h左右。全开状态蜡梅花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随摊放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摊放12h最多,此时出现了酮类、醛类和酚类;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在摊放20 h后降低。主要挥发性物质乙酸苄酯在摊放12 h达峰值,较0 h增加35.04%;4–乙基苄醇和α–罗勒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α–罗勒烯在摊放4 h后急剧增加,20 h达最大值;芳樟醇、别罗勒烯和2,6–二甲基–2,4,6–辛三烯在摊放24 h内呈降低趋势,分别较0 h下降了18.32%、78.92%和41.19%。结合感官审评与GC–MS分析结果可知,全开状态的蜡梅花采摘后离体摊放20 h内能较好地保持花香的鲜灵度和浓郁度,且在12~20 h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花果香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蜡梅花作为天然花香原料的更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蜡梅 开放状态 摊放过程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综合评价和品质差异分析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羊肚菌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供试的20个羊肚菌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判定、区分和聚集。结果表明: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得到羊肚菌样品富含81种挥发性物质,包含8类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醛类和酮类占总含量的60%~80%,含有24种共有物质;对共有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081%,可反映样品的大部分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羊肚菌样品分为2类:样品4归为1个集群,其余样品归为1个集群,聚集在一起的样品香味相似,可为品种选育和后期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