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土地利用(模糊匹配)
15条记录
长江上游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绿色科技 2022

摘要: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研究了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影响.基于研究区2000~2019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运用当量因子、敏感性指数法对ES V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宜宾市土地利用类型与ES V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宜宾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林地、耕地为土地利用主体类型.期间未利用地总量维持相对稳定,耕地、草地数量减少,建设用地、水域、林地数量增加;②2000~2019年宜宾市ES V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保持具有更高的价值,水文调节功能变化最大;③宜宾市ES V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ES V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地、水域面积大的区域,ES V的低值区分布在建设用地集中的区域;④各地类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宜宾市ES V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结果可信.此研究结论可为市域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宜宾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区域分异-基于平乐镇和梭坡乡的实证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四川省典型的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差异,为乡村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四川丘陵区的平乐镇和高山峡谷区的梭坡乡为研究区,收集乡村旅游相关文献和资料,使用遥感影像和外业调查绘制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和变化强度,比较不同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呈耕地和林地减少、交通道路用地和住宅用地增加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农林地相互转化现象,旅游业、农林产业发展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2)不同乡村旅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丘陵区平乐镇的变化强度大于山地区梭坡乡。四川丘陵、山地乡村旅游地区宜根据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等制定农林业、旅游业综合规划,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 耕地 林地 农业地理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农业信息 2020

摘要:[目的]定量分析成都郊区农业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意义重大.[方法]文章选择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建立浅丘、平坝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样区各2个,通过2013年和2018年分辨率优于1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计算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2013-2018年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园地、设施大棚和坑塘水面等占比上升,耕地和林地占比下降.(2)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为耕地转出与园地转入,其中耕地主要转为园地、设施大棚和建设用地,分别占转出面积的64.1%、15.3%和12.5%;园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分别占转入面积的83.2%和11.5%.(3)浅丘、平坝不同地形农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同,显著影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浅丘区以耕地和林地转为园地为主,平坝区以耕地转为设施大棚和果园为主.[结论]成都郊区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类型、规模化趋势改变了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格局、提高了土地集约化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 规模化 监测 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andsat-8和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的陆良县日光温室面积估算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取云南省陆良县,开展基于Landsat-8 OLI和Sentinel-2A MSI影像的设施种植区域监测研究,及时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准确的设施农业空间信息。【方法】首先分析日光温室及其他典型地物的遥感特征,然后使用目视解译以及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等4种监督分类方法提取设施种植空间信息,再使用亚米级Google earth历史影像为底图建立验证样区。通过目视解译提取样区设施种植区域信息,以此验证Landsat-8和Sentinel-2A影像的监测精度,选择最优监测方法。【结果】使用Landsat-8影像,基于目视解译及4种监督分类方法的精度依次为97. 54%、77. 31%、91. 35%、91. 89%和83. 15%;使用Sentinel-2A影像,基于目视解译及4种监督分类方法的精度依次98. 82%、80. 80%、87. 01%、93. 89%和85. 41%。【结论】①2种影像的日光温室监测均适于使用最大似然法,其估算精度与目视解译精度误差分别为5. 65%和4. 93%;②遥感监测显示,2016年陆良县日光温室主要集中于该县湖积平原区。基于Landsat-8影像监测的面积为5381. 62 hm2,基于Sentinel-2A影像监测的面积为5347. 84 hm2。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设施农业 种植面积 遥感 多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都龙泉山区居民点空间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研究近10年龙泉山区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方法]在成都龙泉山区建立乡镇、乡村居民点用地调查样区12个,使用Google Earth开源的2007年和2017年高分辨率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基于GIS技术分析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结果]基于乡镇、乡村区域分析居民点的空间变化结果显示,2017年样区内居民点用地面积总体较2007年增长了12.71%;乡镇、乡村不同区域变化趋势不同,乡镇区域居民点增加23.40%,乡村地区减少9.35%。基于交通道路沿线的居民点空间变化分析结果显示,乡镇区域道路沿线的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了129.96%,乡镇以外道路沿线居民点用地整体减少,30、60和100 m缓冲区范围内居民用地分别减少了4.42%、8.10%和12.84%。居民点在近10年主要向城镇区域或乡村主要县道、乡道沿线聚集,居民迁移至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城镇附近定居。[结论]该研究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居民点 空间特征 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apidEye影像的石漠化区休耕地块监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该文选取云南省石漠化地区2个休耕试点区为研究区,研究使用RapidEye多光谱影像监测地块休耕状况的方法,为休耕精准监测提供参考.[方法]获取2017年8月2日覆盖研究区的RapidEye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图像配准,选取休耕区及周边地区的绿肥作物、水稻、玉米、烟草、光温棚、遮阳棚、林地及水体等典型地物,分析绿肥作物与其他地物的光谱差异及可分离性;对休耕区影像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分类结果,将分类结果二值化为休耕与其他地物,然后使用地块矢量数据与二值化结果进行相交统计,得到地块休耕面积及比例,最后以休耕比例判定地块是否进行休耕.[结果]绿肥作物与其他典型地物光谱差异明显,可分离性良好;验证结果表明,在石漠化休耕区使用RapidEye影像基于休耕比例判别地块休耕的监测方法总精度为98.89%,Kappa系数为0.9292,错分误差为0,漏分误差为1.19%;判别阈值对休耕地块错分或漏分有影响.[结论]具有红边波段的RapidEye影像可用于石漠化休耕区的精准监测.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生态修复 空间信息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江县地类结构优化配置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与无限性的要求表达与土地资源固有有限性形成强烈地客观矛盾,充分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基于研究区社会、经济、生态特点和地类结构实际情况,结合中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对中江县县域的地类结构进行多目标导向的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效益主导的发展目标,通过配置地类结构,可以获得不同的GDP总值。在进行中江县土地类结构配置时,能够实现目标年的生态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的"双赢"。研究结果能够保障一定时期内当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可为当地土地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配置 中江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台州市土地利用规划评价

北京农业 2013

摘要: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类与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而对土地的利用规划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研究和评价有助于编写新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笔者首先对评价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以浙江省台州市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进行研究并依旧相应的指标做出评价,最后对台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提出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指标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生态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对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田边界、农田、果园和退耕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中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共获得中型土壤动物5756只,分别隶属于8纲、20类,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常见类群为膜翅目和双尾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和DG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退耕林地、果园和农田边界的个体密度在冬季和春季均显著高于农田,DG多样性指数在春季显著高于农田;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但个体密度表聚性要比类群数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中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半自然生境农田边界和退耕林地的存在对于中型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土地利用 紫色土丘陵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区坡面土壤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紫色丘陵区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为疏林地>坡耕地>荒草地,而在下坡位两者含量变化差异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坡位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均是在0~5cm层富集,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也表现出一定在剖面分异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为(0.74±0.01)~(0.34±0.0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颗粒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坡位 土地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