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tDNA(模糊匹配)
6条记录
桑菊饮的抗氧化及保护线粒体作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确定桑菊饮清除超氧阴离子(O2-)、抗氧化、保护线粒体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桑菊饮在抗衰老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L-Cys体系体外诱导昆明小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及肝、脑线粒体肿胀,以NADH-PMS-NBT系统产生O2-,然后探讨桑菊饮对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线粒体肿胀度及O2-清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桑菊饮能明显抑制肝线粒体肿胀、MDA生成及清除O2-,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当桑菊饮添加剂量为5.36mg/mL时,对肝线粒体、肝匀浆、脑匀浆MD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50.45%、65.71%和42.3%,对NADH-PMS-NBT系统O2-的清除率为65.93%。【结论】桑菊饮具有清除、抗氧化及保护线粒体的功能,在抗衰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桑菊饮 抗氧化 丙二醛 超氧阴离子(O2-) 线粒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采自泸州(长江干流)、南溪(长江干流)、柏溪(金沙江段)、攀枝花(雅砻江段)、重庆(嘉陵江段)4个流域的45尾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798 bp)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出19个单倍型,未发现群体间有共享的单倍型,5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在0.833~1.000之间,显示不同流域的长薄鳅群体单倍型类型较为丰富。分析了D-Loop的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和核苷酸序列差异,计算了核苷酸多样性(π)、单倍型多样性(h)、FST值和基因流数值(Nm),构建了长薄鳅不同单倍型分子系统树和中间网络图。5个群体内各序列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在0.276%~0.905%之间;群体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28~0.0092,结果显示长薄鳅自然群体存在较丰富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多态性(h=0.916,π=0.00450),Tajima’s D统计(?2.09890)和Fu’sFs统计(?7.56940)分析都显示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FST值(FST<0.05)的分析结果显示重庆、柏溪、南溪、攀枝花和泸洲种群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暗示了柏溪和攀枝花种群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群体扩张和种群瓶颈,而泸州、南溪和重庆种群一直是平衡种群。Nm值计算结果显示各地理种群间无明显基因交流,暗示了长薄鳅虽然在各条不同的河流里洄游产卵,但并未因此而产生独立分化的群体。所有群体中,泸洲和攀枝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比重庆、柏溪和南溪种群丰富。进行长薄鳅人工繁殖时,可以将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地区的个体补充到人工繁殖中来,以提高长薄鳅的遗传素质,为人工增殖放流提供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的个体。

关键词: 长薄鳅 线粒体DNA 控制区序列 种群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水稻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特异的mtDNA片段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CSCD

摘要:水稻K型雄性不育材料是新发现的一类核质互作不育类型。本研究以水稻K型雄性不育的不育系(K17A)、保持系(K17B)以及杂交F1代(K优17)为研究对象。采用SDS法提取各水稻材料的线粒体DNA(mtDNA),mtDNA经纯化后利用EcoRⅠ和MseⅠ进行双酶切,并进行AFLP分析。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从上述材料的mtDNA中找到了K17A、K优17所共有的特异片段,回收并纯化该片段。特异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得知该特异片段序列为442bp所组成。利用GenBank对其进行序列对比分析,表明该序列与水稻其他已知核质互作不育类型特异片段序列不相关,并且该序列与水稻的两种未知功能蛋白的表达相关。

关键词: 水稻K型雄性不育 mtDNA AFL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调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到细胞内许多复杂的生化过程.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能量和代谢的中心,也是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的细胞器,对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途径的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线粒体对细胞凋亡信号的反应、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功能丧失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图1参43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程序化死亡 线粒体 信号传导 caspase Bcl-2蛋白家族 BH3-only蛋白家族 线粒体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分析

遗传学报 200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PD对水稻Ⅱ 32A、Ⅱ 32B、Ⅱ优 94 9的mtDNA进行分析 ,得到两个特异的扩增片段OPJ18 10 0 0、OPJ18 14 0 0。序列测定两个特异片段全长分别为 10 6 8bp和 14 81bp。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了差异片段的真实性。用OPJ18 10 0 0作探针与Ⅱ 32A、Ⅱ 32B、Ⅱ 优 94 9的mtRNA斑点杂交结果表明 ,除Ⅱ 32B外 ,都在转录水平上对水稻雄性不育有一定影响。虽然OPJ18 14 0 0对应的RNA斑点杂交呈阴性 ,但其DNA序列中存在一个七碱基 5′ TTC CCTC 3′的保守系列。据报道它是atp6基因中同源重组热点区 ,可促使线粒体基因重组形成嵌合基因 ,从而对水稻雄性不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经同源性比较和DNA、RNA杂交证实获得的两个片段是新的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mtDNA序列。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 mtDNA RAPD分析 Southern杂交 RNA斑点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0、OPJ0 9 4 0 0、OPJ18 14 0 0、OPJ18 10 0 0、OPJ2 0 30 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用分子检测确定这些标记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 线粒体DNA RAPD分析 RAPD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